市場人士:棕櫚油供應端矛盾突出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2-11
節后首日,棕櫚油突破10000/噸關口,再創本輪牛市新高。福能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唐詠琦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高價抑制國際采購需求。船運機構數據顯示,馬棕油1月出口環比下降25.6%—27.15%。受降雨和勞工短缺影響,馬棕油產量下降明顯,環比下滑12.4%。市場預計MPOB報告利多,1月底馬棕油庫存或僅小幅增加至159萬噸,仍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同時,馬棕油產量繼續縮減。SPPOMA數據顯示,2月前5日產量環比減少32.85%,同時勞工引進存在時滯,預計一季度馬棕油庫存都將維持低位。
“若預期實現,馬棕油庫存水平處于近11年同期第三低位,但仍較去年同期高出近20%。對比馬棕油期貨價格分析,較去年同期已經高出近47%,馬棕油價格已經較為充分地體現了供應偏緊的基本面。”西南期貨油脂分析師黃婷分析道。
黃婷認為另外兩個利多棕櫚油的因素分別是印尼的出口新規以及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影響。1月印尼政府要求棕櫚油出口需獲得許可證,并要求出口公司將計劃出口量的20%留作強制性國內銷售。按照USDA統計,2020/2021年度印尼出口棕櫚油的20%以及烏克蘭和俄羅斯出口葵花籽油數量占全球油脂需求的6.76%,考慮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葵花籽油出口不會全部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實際影響到的全球油脂需求在3%—5%。對比馬棕油期貨1月以來的漲幅來看,2月最高價較1月初的漲幅在23%左右。
“同時,我們也要關注棕櫚油價格高企可能會對需求造成不利影響。印尼限制棕櫚油出口政策使得傳統上最便宜的棕櫚油一躍成為全球三大主要食用油(棕櫚油、豆油、葵花籽油)中最為昂貴的油脂。價格上漲可能會促使國際買家采購豆油和葵花籽油來替代棕櫚油。”黃婷表示,目前機構給出的出口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1月馬來西亞對歐盟棕櫚油出口量為34.34萬噸,環比下降29.1%,創9個月新低;1月馬來西亞對中國棕櫚油出口量為11.93萬噸,環比下降29.5%。
國內方面,在豆油、棕櫚油價差轉負的背景下,市場存在豆油替代需求,且隨著下游補庫結束,需求回落,加上近日將進行的豆油、菜油拋儲,油脂市場情緒受到打壓。
“目前,棕櫚油庫存仍然偏低。截至2月4日,全國重點地區庫存約34.79萬噸,同比下降50.39%,而進口窗口仍未打開,買船數量有限,庫存難增,市場挺價意愿強烈,基差維持高位。同時,國內豆油和菜油庫存較低,也對棕櫚油形成提振。”唐詠琦說。
在唐詠琦看來,高價將抑制棕櫚油下游需求,但棕櫚油供應端矛盾仍然突出。在進口利潤倒掛下,國內棕櫚油低庫存狀態延續,加之豆油和菜油庫存也低,預計棕櫚油價格以偏強運行為主。
黃婷認為,棕櫚油期貨價格漲幅較大,對利好因素的兌現較為充分,建議投資者以偏空思路對待。
上一篇 | 印度尼西亞將出口許可要求擴大到所有棕櫚油產品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
- 2022-01-24玉米期價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