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關于2002年第二次食品衛生監督抽檢結果的通報
衛法監發[2002]28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根據2002年國家衛生監督抽檢工作計劃,我部組織黑龍江、湖南、浙江、貴州、重慶、河北、天津、山東、廣東、上海、安徽等省市對市售食品中的有機磷農藥、抗生素殘留、色素、甜蜜素、防腐劑、氯丙醇含量情況等開展了專項檢查。現將結果通報如下:
一、抽檢情況
(一)食品添加劑
1、糖果、蜜餞中色素和甜蜜素使用抽檢情況
對市售的55種產品進行了檢測,依據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判定,合格52種,合格率94.5%。不合格的產品有:
(1)標識為潮安縣宏泰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宏泰記牌麻辣燙香辣棗(批號:2002年3月21日,規格:42g),檢測結果甜蜜素為4.63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3.63倍。
(2)標識為中外合資江川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江川牌潮子味應子(批號:20011026,規格:230g),檢測結果甜蜜素為4.60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3.6倍。
(3)標識為福建雅仕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惠匯牌冰雪梅(批號:20020502,規格:150g),檢測結果日落黃為0.12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0.2倍。
2、果凍、糕點、面包、醬腌菜中防腐劑使用抽檢情況
對市售的125種產品進行了檢測,依據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判定,合格122件,合格率為97.6%。不合格產品有:
(1)標識為杭州景陽觀調料醬品公司生產的景陽觀牌寶塔菜(批號:2002/03/19,規格:375克),檢測結果苯甲酸為1.84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2.68倍。
(2)標識為杭州紅景醬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品字牌爽口蘿卜(批號:20020428,規格:180克),檢測結果苯甲酸為2.91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4.82倍。
(3)成都市郫縣紅雙喜香辣醬有限公司生產的泡蘿卜(批號:20020423,規格400g),檢測結果苯甲酸鈉為0.64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0.28倍。
3、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使用抽檢結果
對市售的13種產品進行了進行檢測,依據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判定,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二)食品中污染物
1、乳品中抗生素殘留抽檢
對市售的82種消毒牛乳、滅菌乳、奶粉等進行抗生素(氯霉素)殘留檢測,全部樣品中均未檢出,合格率100%。
2、蔬菜中農藥殘留抽檢
對農貿市場市售的韭菜、黃瓜、大白菜、青菜進行有機磷農藥檢測,共檢測80個蔬菜樣品,合格78個,合格率為97.5%。有2個青菜樣品不合格,不合格指標是檢出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甲胺磷農藥,兩個青菜樣品的檢出含量分別為0.24mg/kg和0.13mg/kg。
3、醬油中氯丙醇抽檢
對市售的50種醬油進行氯丙醇檢測,依據SB10338-2000《酸水解蛋白調味液行業標準》判定,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4、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抽檢
對市售的花生米、玉米(粉、片、粒)進行黃曲霉毒素B1檢測,共檢測產品38種,依據GB2761-1981《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允許量標準》判定,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二、結果分析
本次抽檢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較以往有所好轉,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個別產品使用量超標,未發現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
為了解“菜籃子”、“米袋子”的衛生安全狀況,本次對以往污染較重、群眾反響較大的蔬菜中農藥、醬油中的氯丙醇、乳品中的抗生素殘留以及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污染等情況進行了專項抽檢,除在個別地區兩個蔬菜樣品中檢出禁止使用的甲胺磷農藥外,所檢測的大部分產品不存在抗生素、氯丙醇、黃曲霉毒素B1以及有機磷農藥的污染,衛生合格率明顯提高,反應出通過社會各方面努力,食品中的污染物已經得到較好的控制,我國食品衛生安全情況有明顯好轉。
三、下一步工作意見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據新頒布的《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過程的監督和監測,督促有關企業加強對添加劑使用的衛生管理和質量控制。
各地要繼續加強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菜籃子”、“米袋子”的衛生監督管理,密切與有關部門的配合,進一步推動“三綠工程”、“菜籃子工程”工作,從生產源頭和經營環節上控制食品污染。
二OO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衛法監發[2002]28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根據2002年國家衛生監督抽檢工作計劃,我部組織黑龍江、湖南、浙江、貴州、重慶、河北、天津、山東、廣東、上海、安徽等省市對市售食品中的有機磷農藥、抗生素殘留、色素、甜蜜素、防腐劑、氯丙醇含量情況等開展了專項檢查。現將結果通報如下:
一、抽檢情況
(一)食品添加劑
1、糖果、蜜餞中色素和甜蜜素使用抽檢情況
對市售的55種產品進行了檢測,依據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判定,合格52種,合格率94.5%。不合格的產品有:
(1)標識為潮安縣宏泰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宏泰記牌麻辣燙香辣棗(批號:2002年3月21日,規格:42g),檢測結果甜蜜素為4.63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3.63倍。
(2)標識為中外合資江川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江川牌潮子味應子(批號:20011026,規格:230g),檢測結果甜蜜素為4.60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3.6倍。
(3)標識為福建雅仕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惠匯牌冰雪梅(批號:20020502,規格:150g),檢測結果日落黃為0.12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0.2倍。
2、果凍、糕點、面包、醬腌菜中防腐劑使用抽檢情況
對市售的125種產品進行了檢測,依據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判定,合格122件,合格率為97.6%。不合格產品有:
(1)標識為杭州景陽觀調料醬品公司生產的景陽觀牌寶塔菜(批號:2002/03/19,規格:375克),檢測結果苯甲酸為1.84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2.68倍。
(2)標識為杭州紅景醬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品字牌爽口蘿卜(批號:20020428,規格:180克),檢測結果苯甲酸為2.91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4.82倍。
(3)成都市郫縣紅雙喜香辣醬有限公司生產的泡蘿卜(批號:20020423,規格400g),檢測結果苯甲酸鈉為0.64g/kg,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大使用量0.28倍。
3、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使用抽檢結果
對市售的13種產品進行了進行檢測,依據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判定,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二)食品中污染物
1、乳品中抗生素殘留抽檢
對市售的82種消毒牛乳、滅菌乳、奶粉等進行抗生素(氯霉素)殘留檢測,全部樣品中均未檢出,合格率100%。
2、蔬菜中農藥殘留抽檢
對農貿市場市售的韭菜、黃瓜、大白菜、青菜進行有機磷農藥檢測,共檢測80個蔬菜樣品,合格78個,合格率為97.5%。有2個青菜樣品不合格,不合格指標是檢出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甲胺磷農藥,兩個青菜樣品的檢出含量分別為0.24mg/kg和0.13mg/kg。
3、醬油中氯丙醇抽檢
對市售的50種醬油進行氯丙醇檢測,依據SB10338-2000《酸水解蛋白調味液行業標準》判定,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4、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抽檢
對市售的花生米、玉米(粉、片、粒)進行黃曲霉毒素B1檢測,共檢測產品38種,依據GB2761-1981《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允許量標準》判定,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二、結果分析
本次抽檢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較以往有所好轉,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個別產品使用量超標,未發現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
為了解“菜籃子”、“米袋子”的衛生安全狀況,本次對以往污染較重、群眾反響較大的蔬菜中農藥、醬油中的氯丙醇、乳品中的抗生素殘留以及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污染等情況進行了專項抽檢,除在個別地區兩個蔬菜樣品中檢出禁止使用的甲胺磷農藥外,所檢測的大部分產品不存在抗生素、氯丙醇、黃曲霉毒素B1以及有機磷農藥的污染,衛生合格率明顯提高,反應出通過社會各方面努力,食品中的污染物已經得到較好的控制,我國食品衛生安全情況有明顯好轉。
三、下一步工作意見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據新頒布的《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過程的監督和監測,督促有關企業加強對添加劑使用的衛生管理和質量控制。
各地要繼續加強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菜籃子”、“米袋子”的衛生監督管理,密切與有關部門的配合,進一步推動“三綠工程”、“菜籃子工程”工作,從生產源頭和經營環節上控制食品污染。
二OO二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