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發[2003]3號
關于2002年第三次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質量監督檢測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畜牧)廳(委、局、辦、飼料工作(工業)辦公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進一步加強對飼料和飼料的質量監管,保障養殖產品質量安全,根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規定,我部組織了2002年度第三次全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質量監督檢查。按照統一部署,全國的飼料質檢機構依照《2002年全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監督檢測實施細則》有關要求,通過統檢、抽檢等方法,對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經營與使用企業(養殖場、戶)的配合飼料、濃縮飼料、添加劑預混飼料、飼料添加劑、動物性飼料和動物飲用水等進行了嚴格監督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檢測結果
本次監督檢查,共涉及企業8239個,檢查合格6987個,合格率84.8%;檢查產品16875批次,檢查合格14300批次,合格率90.1%,其中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產品合格率為91.9%,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品合格率為91.0%,動物性飼料產品合格率為96.3%,飼料經營企業產品合格率為80.1%,“飼料/水”中藥物飼料添加劑超標和違禁藥品檢出率為3.6%。
二、飼料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違法違規添加藥物的現象仍然存在。
在本次檢出的1575批次不合格的產品中,176批次樣品被檢出了違禁藥物或超范圍添加藥物飼料添加劑。其中查出違禁添加安定11批次、土霉素18批次,呋喃唑酮26批次,金霉素79批次,喹乙醇23批次,鹽酸克倫特羅21批次,與前兩次檢測結果相比,雖然添加安定、土霉素和喹乙醇的產品有所減少,但是添加呋喃唑酮、金霉素的產品有所增加。在檢查中還發現,有的產品甚至違法添加了兩種違禁藥物。
(二)衛生指標超標依然嚴重。在本次檢查出的1576批次不合格產品中,272批次產品衛生指標超標,其中鉛超標的產品141批次,沙門氏菌超標的產品20批次,黃曲霉毒素B1超標的產品27批次,氟超標的產品15批次。
(三)營養指標不合格現象比較普遍。
在各地上報的檢測結果中,營養指標不合格的產品占整個不合格產品的大多數。添加違禁藥物和衛生指標不合格的產品,大多數營養指標也不合格。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和動物性飼料產品中粗蛋白質、鈣、磷、粗灰分等的含量指標均有不合格現象,預混全飼料產品中維生素A、維生素E、銅和鋅的含量也有不合格的現象,甚至一些飼料添加劑產品的主含量指標也不合格。
(四)飼料產品標簽合格率低。在本次檢查中,飼料產品標簽合格率為80.8%與前兩次抽查相比,盡管合格率有所提高,但并沒有根本的改觀,尤其是動物性飼料,一些地方產品的標簽合格率為0。
(五)經營環節飼料產品合格率低。經營環節飼料產品質量明顯低于生產環節,如微量元素預混料產品合格率僅為45%。一些經營企業或個人缺乏飼料知識和對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不具備檢測手段,不注意經銷環境和飼料保存條件,經銷質量低劣,假冒或過期飼料,給養殖企業或個人造成損失。
三、處理意見
(一)各地飼料管理部門要針對2002年度監督抽查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總結,研究治本措施,切實加強對轄區內生產、經營和使用飼料的企業、個人的管理。對于那些生產條件差,沒有生產許可證、登記證或其它相關證件的生產企業或個人,要限期整改,對于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堅決予以取締;對于不具備經營條件但以從事經營飼料、飼料添加劑的,要依照《條例》第二十七條進行處罰。
(二)對于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的企業和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嚴厲處罰。首先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善于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照《條件》第二十九條進行行政處罰,并限期整改。必要時撤消產品批準文號或不予登記備案,吊銷生產許可證,同時建議工商、稅務等部門取消其生產、銷售資格。
(三)對在2002年檢查中不合格的企業,要嚴格按照《條例》第三十一條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四)對于未按國家有關獸藥安全使用規定使用獸藥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由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進行查處。
(五)請各地于2003年3月31日前,將對在第三次抽查中不合格企業的處理情況報我部畜牧獸醫局(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
2003年,我部將繼續加強對飼料飼料添加劑質量的監督管理,各地飼料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制定計劃,落實責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本地飼料行業的管理,力爭使轄區內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質量上一個新臺階。
附件:1飼料產品衛生指標不合格生產企業名單
2違法違規添加藥物企業名單
二○○三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