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來,連豆主力9月合約一直在3300~3400這一箱體中運行,歷時達半月之久。筆者認為連豆的B浪反彈將難以逾越3400關口,后市將繼續向下尋找支點,展開C浪下跌。
就國際市場而言,美國農業部6月10日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中預測美國新豆結轉庫存為2.2億蒲式耳,高于市場預測2.0億蒲式耳的平均值。美國陳豆結轉庫存為1.15億蒲式耳,與上月持平。同時農作物進度報告指出,截止到6月13日,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已完成93%,領先去年的88%及5年平均90%的進度,大豆作物生長良好率為68%,較前一周提高了3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持平。同時美聯儲加息已成必然,西方主要幣種的美匯都已出現了明顯的回升,這對以美元計價進行國際貿易的大豆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5月份基金兩次大規模離場后,美豆更是雪上加霜。從CFTC公布的持倉信息來看,多頭尚擁有1.6萬張凈多單,可見多頭還不十分看空,但筆者認為,美豆在短暫的反彈后還有一波暴跌行情,后市將進一步考驗800美分(6月4日的低點)和790美分(CBOT大豆自515美分上漲到1064美分的50%回調價位)兩個關鍵點位的支撐。
南美市場,目前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已基本完成。國內5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約為180萬噸左右,6月為250萬噸左右。以5月25日的數據為例,CBOT大豆收盤價為882.2美分/蒲氏耳,巴西港口的升貼水為-140美分/蒲氏耳,運費為56美元/噸。則巴西大豆到港成本約為3240元/噸,遠低于國內大豆現貨價。近期,由于農藥污染問題,中國質檢局暫停15家大豆供應商向中國出口的巴西大豆。國家質檢部門對進口大豆的后續政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但據了解,在國家質檢部門嚴把進口大豆質量的同時,在天津港、煙臺港和黃埔港近期均有到港的巴西大豆順利卸貨。由此可見,中巴兩國政府和民間機構決不會因為出現一些大豆質量問題就停止兩國所有的大豆貿易,兩國政府終究會通過談判達成妥協,大的貿易格局不會改變。著眼國內市場,按2月份公布的350萬噸大豆庫存來算,加上后來進口的770萬噸,則2~6月份國內大豆可供應量已達1120萬噸,月供應量達224萬噸,按正常壓榨量每月220萬噸來計算,國內大豆供應充裕。受禽流感影響,國內飼料業需求疲軟,大豆壓榨能力明顯過剩。在國家控制通貨膨脹的經濟背景下,在日漸傾向緊縮的貨幣政策下,國內壓榨企業舉步維艱,部分企業已瀕臨破產。盡管壓榨商采取了聯盟自救的方法,但面對2200元/噸的豆粕現價以及國外貿易商的阻擊,該方法難有成效。同時,西南與華中等地油菜主產區新菜籽已經全面收獲,國產油菜籽豐收已成定局。預計今年國內油菜籽總產量可達1260萬噸,比去年增長10%以上。這使得豆油市場受到沖擊,大豆需求進一步減少。因此預期國內大豆市場將持續低迷。
從技術面來看,CBOT大豆走勢與1977年大豆走勢極為相似,均在上沖1064美分后受到拋壓,大幅下挫,而1977年大豆在微幅反彈后直接下挫至550美分,歷史在提醒筆者后市有暴跌可能。再看國內連豆走勢,9月合約連豆多頭主力曾在3300處大規模增倉做多,曾創出105萬手的成交天量,但始終無法有效突破3400整數大關,而后又大幅減倉,K線呈橫盤整理態勢,均線系統空頭排列,期價有進一步向下尋找支撐之要求。
綜上所述,由于美國的陳豆供應依舊緊張,在新豆上市之前,CBOT與DEC大豆行情可能走向分化。在國內基本面明顯利空的情況下,連豆只有完全釋放下跌動能、找到支撐點位后,才能吸引更多的多頭資金,走出一波像樣的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