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初以來,大豆期貨近月合約的走勢明顯強于遠月合約,二者之間的倒基差越拉越大。從連豆市場來看,連豆9月合約與11月合約之間的倒基差在6月初最低時達230~250點,而24日收盤時達到484點;CBOT大豆本月初7月合約與11月合約之間的倒基差為140美分左右,而周三收盤時達到230美分。近一段時間,近月合約期貨價格堅挺,拒絕下跌并有所上漲,遠月合約則以下跌為主。形成這種行情走勢的主要原因是遠月合約價格受大豆種植生長情況良好和有利天氣因素的壓制,而近月合約受到現貨面大豆價格堅挺的支持。同時中國豆粕、豆油市場的變化,大豆進口方面出現的一系列變化也影響著市場價格。
一、大豆的種植生長情況良好與大豆產區的有利天氣對大豆價格形成很強的壓制。中美兩國今年的大豆種植與生長情況都很好。美國大豆的種植從4月底開始,種植進度一直快于去年同期水平和5年平均水平。這主要得益于有利的天氣。今年春天美國大豆產區的天氣以晴朗為主,但隔幾天就會出現一些降雨,在不影響種植正常進行的情況下保證了大豆出苗用水。美國中西部大豆產區北部5月底連續三天的降雨使一些地塊出現過澇現象,對大豆的生長形成不利的影響,但隨后一周晴朗高溫的天氣使這些降雨變得非常有用。目前美國中西部大豆主產區的土壤濕度依然很好,天氣預報稱近期的天氣變化也對大豆的生長有利,這對價格形成壓力。中國東北黑龍江的大豆在5月底完成播種,種植進度比正常年景晚2周左右,主要原因是4月底黑龍江省出現過多降雨,很多地方的土壤過濕而無法播種。但是充足的土壤底墑對播種后的大豆出苗形成有力的保證,今年黑龍江大豆出苗率普遍接近100%的水平,對市場的影響利空。此外今年大豆種植面積提高也為期價下跌提供了動力。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達7540萬英畝,這大大高于去年的7340萬英畝。在黑龍江大豆播種面積方面,權威私人機構估計今年的種植面積將比去年增加13%~14%左右。種植面積的增加壓制著大豆期貨價格。
二、現貨面供應緊張、價格堅挺對近月合約價格形成支持,主要是美國方面。本年度美國大豆庫存緊張,這早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從期貨價格在3月中旬下跌開始,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大豆的種植與生長上、集中在南美大豆不斷涌入國際市場上,很少有人關注美國大豆庫存的緊張,使大豆價格受到更多的利空影響。特別是美國月度大豆壓榨量從今年2月份開始不斷降低,美國大豆出口銷售量不斷減少,使人們更少關注美國大豆庫存緊張的事實。但是事實總歸是事實,它總會在一定的時間發揮作用。從6月初開始美國大豆現貨市場上農場主惜售、供應緊張的消息就不斷傳來,從6月7日周一開始現貨基差開始上漲,港灣區出口基差從40美分上漲到最高62美分;內地基差不斷調整,最多時一天內上調9美分。基差的不斷提高直接支持CBOT大豆期貨7月合約走強。與此同時美國大豆壓榨量下滑的現象也得到一定的遏制,畢竟豆粕的市場需求還在,6月14日美國大豆壓榨協會公布的報告稱5月份美國大豆壓榨量為1.09億蒲式耳,大大高于市場預期和4月份水平,提振了大豆期貨價格。美國CBOT大豆期貨近月合約就是受到這種現貨需求的支持而走高的,進而影響到中國的大連大豆期貨。
三、我國大豆進口狀況的變化影響到大豆價格。從4月中旬開始,我國豆粕、豆油價格不斷走低,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也同時大幅走低,而我國油脂企業前期預訂進口的大量大豆開始不斷運往中國。這些大豆前期預訂時價格都很高,現在大豆及其產品價格都在下跌,油脂企業虧損的問題非常嚴重。5月3日,中國檢驗檢疫總局在從巴西進口的一船大豆中檢測出防止銹菌病的農藥嚴重超標。以此為開端我國政府先后禁止23家外國公司經營巴西大豆對中國的出口業務,實際上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的業務因此而停止。CBOT期貨市場上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政策是我國政府采取的旨在減少國內大豆供應量的應急措施,它的目的是提高國內大豆價格,減少中國油脂企業虧損。中國政府的這一政策使巴西大豆價格受到重挫。這一政策最終會怎樣影響我國大豆市場價格說法很多。《油世界》認為,我國的這一政策將使我國大豆供應量大大減少,并預期中國大豆未來價格將上漲。這種論斷在目前還沒有對期貨市場形成支持,但是我們可以設想,我國大豆供應量減少,經過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消化歷史庫存,隨著庫存的減少大豆價格必然升高,我們還會需要進口大豆。到那個時候南美大豆將會很少,我們將會去購買美國大豆,就像去年一樣,將會出現集中購買美國大豆的現象。美國的一些大基金也在這樣分析,或許這將成為支持他們做多的一個理由。
四、我國豆粕需求低迷,豆油進口量過大,對大豆期貨價格形成很大影響。豆粕市場低迷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前期禽流感問題對飼養業形成的打擊。從去年底開始出現的禽流感使我國大約損失了3000萬只家禽,更為重要的是它打擊禽蛋產品市場的消費熱情,打擊家禽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的熱情,從而使我國家禽飼養業的生產規模大幅度減少,對飼料的需求減少。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豆粕價格過高,飼料生產企業減少飼料中豆粕的使用量而大量使用替代品。這使本來就減少的豆粕需求雪上加霜。豆粕需求減少,直接形成了現貨價格的不斷走低。以浙江地區為例,前期豆粕價格最高時達到3500元/噸以上,而近期豆粕價格最低時跌至2500元/噸以下。豆粕價格的大幅下跌對期貨市場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豆油方面,我國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進口量過大,從去年11月份開始我國豆油進口量一直維持在每月25萬噸以上,今年1~4月份總計進口總量為99.7萬噸,同比增加了218%。這些豆油的大量到港大大打擊了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對大豆期貨價格形成壓力。
以上是近來影響大豆期貨市場價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果沒有突發事件出現,這些因素的變化將決定未來一段時間里大豆價格的走勢。美國大豆產區、中國黑龍江大豆產區的天氣情況和中國政府的政策,中國大豆的庫存情況、中國現貨豆油豆粕價格情況將成為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從天氣預報來看,近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天氣是多變的,還是謹慎一些為好。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既然已經確定,短期內進行修改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這就意味著中國大豆進口受到限制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變;禽流感的影響正在轉弱,禽蛋消費正在恢復;可以預期豆粕價格和大豆價格在短期內將會有所反彈,最少也會受到支持、下跌困難。豆油的情況相對比較復雜,國產菜籽油和進口棕櫚油進入市場將會壓制豆油價格。但國產豆油量可能會減少,這將對豆油價格形成支持。豆油價格走勢復雜,這使大豆期貨市場價格的形成增添了不少變數。最后還要看一下種植面積,美國和中國的大豆種植面積今年都有所增加。美國權威Sparks公司認為今年美國大豆的播種面積實際上僅為7440萬英畝,比美國農業部的估計少100萬英畝。本月底美國農業部將公布種植面積報告,或許能給市場帶來一個意外。在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方面,很多人認為中國政府力圖提高水稻種植面積的政策將減少大豆的種植。
綜合來看,在以上因素中我國政府的政策執行結果進一步利多的可能性較大,中國豆粕現貨市場反彈的可能性也比較大,而天氣的變化、中國豆油價格的變動將有很多不確定性,呈中性。這樣看來近期大豆期貨價格走高的可能性大于走低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基礎面支持大豆期貨價格走高。如果市場上大多數人認識到這一點,并且有很大一部分資金開始買入,大豆期貨價格就開始上漲。投資者要密切關注這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