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大豆期貨市場全面回暖。周四,9月大豆創近一個月以來的新高3485元,11月大豆也逼近3000元整數關口,9月豆粕高舉領漲大旗,出現明顯放量,大品種的風范已經初步顯現,周四創近期新高2968元。應該說,目前連豆、連粕的基本面依然存在不利的一面,尤其是,近期巴西方面與中國質檢總局達成一致,解除了對巴西大豆的進口禁令,貿易重新展開有望,而南美進口大豆成本較低。不過,近期,政策面上對糧食合理漲價的認同,以及國際市場的有利配合,支持了連豆、連粕的階段性溫和上漲。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曹玉書在周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定性了中國的糧食價格上漲,并且預期今后幾月物價還將上漲,但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曹玉書解釋,這一輪是恢復性上漲。在此之前,有84個月糧價下降,對農民增收帶來了問題,這樣就使農民消費上不去。農民消費上不去,又使我們整個消費的增加成了問題。中國要保持持續、健康、良性循環的發展,消費在整個GDP里面所占的比重必須增加。所以,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是必須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這一輪糧價上漲應該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對整個經濟的發展還是有積極的一面的。目前看來,糧價上漲是呈收斂型的,今年5月份比去年5月份上漲了14.3%,但今年5月份比4月份是下跌的,下跌了0.5%。從宏觀政策來講,希望糧食價格能夠在合理的水平上基本穩定。因此,我們制定了對農民收購糧食的最低收購價。如果每百斤糧食市場價格低于70塊錢,就按照70塊錢來收。在糧食銷售市場上,這次糧食體制改革已經明確,要放開由市場來定。目前看來,我們國家的糧食市場、糧食生產狀況都是好的。
盡管宏觀調控依然會持續,但是,由于前期政策的明顯收效,所以其利空的效應已經階段性明顯釋放。相反,國家對農業政策的傾斜以及發改委對糧食漲價明確的定性表態,對目前的糧食價格確實構成了有利的支撐,這成為連豆、連粕本輪價格上漲的堅實后盾。
在國際市場,CBOT大豆在經過5月暴跌的洗禮之后,6月期間出現了企穩回升的行情,主力7月大豆在800美分關口獲得支撐,并且在820至860美分區間里展開長期橫盤。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本周三的交易中,CBOT大豆一舉突破前期的震蕩區間,上沖900美分關口,站在了短期均線之上。同時,由于再度受到了美國國內大豆供應緊張和庫存偏低的支撐,美國國內的大豆現貨價格依然呈現穩定上漲的趨勢。此外,美國新作物年度的大豆也受到持續降水過多的影響而出現了優良率下降的情形,且天氣預報稱美國7月期間將出現炎熱干燥的天氣,可能會對大豆的生長構成威脅,這導致CBOT大豆遠近合約聯袂走強,11月合約逼近700美分。國際價格的走強,從心理上對國內大豆價格具有強烈的拉動效用,對壓榨企業和飼料企業的采購心理產生了重要影響。
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引發了連豆、連粕價格的震蕩上揚行情,而且,由于存在后期需求恢復的預期,連豆短期內將依然保持強勢震蕩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