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連豆延續前周的反彈走勢,主力合約A409成功沖破了3400一線的技術阻力,創出了反彈以來的新高,不過價格在上行過程中仍然受到了較大的阻力。從周線圖上看,主力合約A409突破了60日均線壓制,但價格在10日均線處遇阻回落;而一直處于弱勢形態運行的遠月合約則穿越了5日均線的壓力,技術形態逐漸走好,調動了市場做多的人氣,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價格的上漲過程中缺乏成交量的有效配合。
從上周的走勢特點來看,價格的波動幅度相當狹窄,成交量也出現了極度的萎縮,主力合約A409雖然在技術上受到了短期均線系統的有力支持,但價格上漲的高度受到了技術阻力位的制約;以A411合約為代表的遠月合約在經過多個交易日的低位整理之后,期價有走強的跡象;從A411合約的走勢來看,價格已經突破了均線系統的壓制,逐漸趨向多頭排列的均線系統對價格形成良好的支撐,并且持倉量已連續三個交易日穩步擴增,這預示著價格的反彈仍有可能得到持續。但總體來看,多空主動出擊的意愿和動力都明顯不足,上周的幾個交易日成交量一直處于低迷的水平。
從基本面上看,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周度作物進程報告,截止到6月20日美國大豆的播種工作已完成95%,領先于2003年93%的水平和5年平均值94%;90%的大豆已經出芽,領先于2003年86%的水平以及5年的平均值89%;有70%的生長情況為良至優,較前周68%的水平高出兩個百分點。良好的大豆作物長勢繼續給大豆遠月合約帶來壓力。
此外,天氣因素也對大豆遠月合約造成壓力。上周美國中西部地區持續干燥的天氣,有助于種植業主完成剩余土地的大豆播種,新豆作物良好的生長前景將有利于大豆作物產量的提高,這一預期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大盤反彈的高度。
從大豆市場需求方面的情況來看,受市場關注的中巴之間的貿易爭端已獲得初步解決。中國質檢總局發表聲明指出,質檢總局正在處理所有動植物的進口質量檢驗,廢除所有以前關于南美國家大豆禁令相關的聲明,所有進口商在簽訂貿易合同之前將必須申請檢驗檢疫許可證,許可證在發放后6個月內有效。這意味著中國撤消了巴西23家大豆貿易商對華出口禁令,將同意接收6月11日之前駛離巴西港口的20船大豆,短期內中國大豆的進口將迅速恢復。從國內市場來看,供應量在短時間內將快速增加,對大豆市場將構成利空壓力。而從全球大豆市場的范圍來看,這一舉措則是向市場傳遞了一個利多的信號:中國大豆市場的需求正在恢復。市場由此聯想到中國恢復巴西大豆進口之后,也將開始購入美國大豆,這也是支持美盤大豆反彈的動力之一。
然而中國國內大豆市場的需求似乎還沒有出現真正恢復的跡象。從下游壓榨企業的情況來看,近期國內豆油市場整體需求依舊低迷,豆油價格的下降對整個油脂市場的走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進口大豆和毛豆油成本持續下降也是造成油廠和經銷商繼續壓價拋售的主要原因。豆油價格的走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壓榨商采購大豆的積極性,對大豆的消費起到了消極的影響。
與此相比,美國大豆的國內需求卻顯得較為旺盛。美國普查局月度壓榨報告顯示,5月大豆壓榨總量為1.1746億蒲式耳,高于此前預期的1.17億~1.174億蒲式耳,也高于4月的1.1251億蒲式耳,部分原因是5月工作日比4月多以及4月季節淡季、5月壓榨利潤較高等。壓榨商5月大豆庫存總計9123萬蒲式耳,低于4月的1.1475億蒲式耳,但高于2003年同期的7612萬蒲式耳。
上周美國大豆出口需求方面的情況也較為理想。美國農業部公布的一周大豆出口檢驗報告顯示,美國一周大豆出口606萬蒲式耳,高于市場預期的200萬~500萬蒲式耳;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陳豆銷量為96300噸,大大高于業內預期范圍0~25000噸的上限,日本是主要的買者,訂購62700噸;新豆銷量為30700噸,在預期范圍10000~50000噸內;實際裝船量為222900噸,是4周平均水平的兩倍多。對日本的銷售數據表明,船運費率降低促進了交易量增加,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庫存的緊張狀況。
綜上所述,中國方面對巴西大豆進口的解禁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傳遞了中國大豆需求恢復的信號,但在中國宏觀調控信貸緊縮的背景下,中國方面的需求已經不會像去年那樣強勁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大牛市行情正是由于中國的強勁需求推動的,中國的需求至少當前來看不可能回復到去年那種水平,而在大豆供應方面卻存在著產量增加的潛在壓力。在這種格局之下,大豆目前的上漲仍然只能看作是超跌后的反彈行情,從技術上看,期價仍有繼續反彈的條件和要求,反彈的高度仍需要成交量的有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