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東北地區陣雨頻繁,幾乎每天都有陣性降水。由于陣雨和雷陣雨降水面積不大,通常只有幾十平方公里,因此稀疏的氣象觀測點記錄下的雨量難以反映大面積的真實旱澇狀況。從上周天氣記錄來看,干旱的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遼寧西北部、內蒙東部即使有陣雨雨量也不大,因而除局部干旱稍有緩解外,大部仍持續干旱,大豆生長堪憂。
根據筆者調查,黑龍江東部的紅星隆管局及其周遍地區降水分布很不均勻,溫度比較適宜,大豆長勢仍然較好,整個東部地區大豆基本上都處在4片復葉階段,植株高度為25-30CM,與往年基本持平、長勢良好。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由于田間雜草泛濫,除草劑使用較多,在部分地塊對大豆植株造成了藥害,是否對產量造成危害還要繼續觀察。另外整個東部地區由于降水分布不均,播期嚴重滯后,在正常的5月20日之前播種的大豆占到了70%,而晚播和遲播大豆一直持續到6月20日,占到了全部大豆面積的近30%,甚至在6月27日還有部分地塊在進行播種。
當地的農業技術人員告訴筆者,今年的天氣實際上還是要比去年的大旱要好,但由于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勻,只能是勉強稱為風調雨順,而且晚播地塊的產量將會大大下降,再加上大豆重迎茬問題,產量至多在130公斤/畝。當筆者談到今年的霜期可能要早到的時候,他表示,如果霜期早到一周或者5-6天,大豆單產能達到120公斤/畝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了,如果8月份天氣再不適合,恐怕今年還是個減產年。
黑龍江西南部地區已經持續1個月沒有有效降水,近期部分地區獲得了降水,但多為陣雨,大豆生長受到嚴重影響。當地專業院校經過田間抽樣調查得出,目前黑龍江西南部、遼寧西部、吉林西部和內蒙古東部地區大豆株高為15-25CM,均落后于往年的正常水平。其中黑龍江西南部地區為15-20CM,正常年份則為25-30CM,大豆苗情較弱,莖桿較細,大豆生長進度不一,有的地塊已經達到了3葉期,而部分地塊則剛剛出苗。按照現在大豆長勢,理論上減產幅度將會達到20%,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保守估計,大豆單產將會低于110公斤/畝。
黑龍江北部地區由于今年積溫較低,大豆生長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生育期平均比正常年份晚了5-8天左右,但長勢良好,大約有70%以上的地塊進入到3葉期。
黑龍江南部是整個黑龍江省長勢最好的地區,大豆平均株高為30CM左右,苗齊苗壯,土壤墑情也比較充足,大豆生長環境趨近于理想狀態。根據當地農業部門測算,今年的大豆單產應該能超過去年的130公斤/畝,但未來的天氣變化仍然是產量的關鍵。
綜合來看,整個東北地區大豆長勢并不看好,其中偏西部地區的干旱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大豆的生長,偏東部地區長勢只能說是正常。按照目前的情況估算,今年東北地區大豆單產應該在100-115公斤/畝之間,明確具體產量還需要觀察未來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