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大豆市場 » 正文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糧食形勢發展報告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2004年6月1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了全球糧食形勢發展報告, FAO預測,盡管2004年世界谷物產量將達到19.56億噸,較上年增加3.7%,但在2004/2005新的市場年度,全球谷物庫存將連續第5年下降。2004年全球谷物產量雖然有所增加,但生產仍然趕不上所預期消費的增長,糧食庫存下降的趨勢未變,庫存下降使市場得以緩沖的空間越來越少。FAO全球信息及預警系統主任亨利.詹斯蘭德說,就當前較為緊張的庫存來看,2004/2005年度糧食價格上漲和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目前,國際谷物價格在經歷幾個月的上漲后,近幾周開始回落并趨于平穩。

  2004/2005年國際糧食貿易量將會減少,預計為2.297億噸,較上年下降3.4%,造成貿易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一些主要糧食進口國糧食產量增長;歐洲糧食產量回升;大米主要出口國貨源偏緊;可供出口數量減少;歐盟擴大后國際貿易計算方式發生了變化等。

  全球谷物產量的增加,主要是因為小麥產量增加,預計小麥增產6.3%,為5.95億噸,高于過去五年的平均值。歐洲經歷2003年干旱以后, 2004年小麥產量大幅回升,亞洲小麥增產抵消了北美及大洋洲的減產。2004年粗糧的產量將達到9.51億噸,這是連續第三年增產,比上年增加2.1%,產量的增長主要由于美國粗糧生長的氣候條件好,粗糧增產,同時歐洲因播種面積增加及氣候適宜,也將增產。2004年全球大米產量將增至4.1億噸,比上年增加3.7%,其中中國增幅較大,因為中國政府采取多項措施促進大米生產,扭轉產量下降的趨勢?同時其他亞洲大米主產國如孟加拉、印度及印尼,還有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都獲得了豐收。

  FAO預測2004/2005糧食消費適度增長,總消費量為19.88億噸,增長率為1.2%,而上年的增長率為1.7%,其中預期谷物的食用消費略有增長,而粗糧尤其是飼料及工業用糧消費增長較快。

  盡管今年糧食生產獲得豐收,消費量只是適度增長,但糧食產量仍不能滿足消費量,因此, 2004/05年度期末庫存將進一步下降至3.63億噸,比期初水平下降了約3500萬噸,降幅為9%;其中粗糧下降了1500萬噸,庫存為1.24億噸;小麥下降了1600萬噸,庫存為1.4億噸;大米下降了500萬噸,庫存為9900萬噸。過去幾年,中國糧食庫存的降低是全球期末庫存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據FAO最新估計,2004/2005年度中國(大陸)谷物庫存將是連續第五年下降,下降了2800萬噸,而上年度下降了4800萬噸。

  在歷經前幾個月的價格上漲后,近幾周國際市場谷物價格開始回落。因預期2004年的小麥豐收在望,小麥價格呈下降趨勢,從總體的供需情況看,進口國需求量下降,出口國貨源供應充裕,所以小麥價格上漲空間不大。今年,粗糧價格對氣候和新播種面積非常敏感,尤其在美國,4月中旬以來粗糧價格一直處于大幅波動狀態,最近隨著北半球播種完成和播種面積增加,以及氣候適宜,粗糧價格開始趨于平穩。但是,隨著亞洲國家飼料糧需求的回升、中國粗糧出口貨源的減少,以及國際海運費開始向正常水平下降,2004/2005年度粗糧價格會得到有力支持。5月份,國際大米價格堅挺,但中國和泰國開始銷售庫存大米削弱了大米價格持續上漲的動力。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測,2004/2005年度全球谷物貿易量下降,其中進口量將比上年下降300萬噸,約3.2%,主要因為進口國家收成較好及歐洲糧食產量回升,減少了小麥和粗糧的國際貿易量。總體國際小麥貿易量約為9800萬噸,比上年下降400萬噸;粗糧貿易量約為1.05億噸,比上年下降約500萬噸。2004日歷年度,世界大米貿易量減少,反映了主要出口國貨源緊張,主要進口國稻米獲得豐收,預計2005年大米貿易量會有所增加。

  小麥

  FAO預測2004年全球小麥產量約為5.95億噸,比上年增加3500萬噸,增幅為6.3%,產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小麥產量回升。2004/2005年小麥的國際貿易量約為9800萬噸,比上年明顯下降,主要因為預期歐洲小麥生產恢復,歐洲國家訂單減少;同時,因歐盟擴大,國際貿易數量計算方式的變化也使得國際貿易數值下降。發達國家小麥進口數量只有1900萬噸,比上年度下降1000萬噸(約35%)。相反,發展中國家小麥進口量比上年度增加700萬噸,增長約10%,達到7900萬噸,預計中國大陸小麥總產較去年繼續下降,中國將是進口量增幅最大的國家,預計從280萬噸增加到700萬噸;墨西哥小麥也因產量降低而增加進口;北非國家小麥的進口也會略有增長,但因預期國內小麥豐收,進口量不會超過往年平均數;埃及國內需求強勁,埃及和澳大利亞簽訂了長期的小麥進口協議;伊朗因小麥豐收,進口量只有20萬噸,這是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最低的進口量。

  2004/2005年度全球小麥消費量將達到6.09億噸,比上年增漲1.7%,其中大部分為飼用小麥的增長。因預期歐洲小麥產量回升,飼料用麥的供應量增加,飼用小麥價格將會低于玉米,從而會增加飼用小麥的消費;食用小麥消費量略微增長至4.31億噸。2003年小麥的大幅減產為2003/2004年度小麥市場價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最近幾周,良好的收成預期及出口速度變緩,使小麥出口價格有下降趨勢。

  粗糧

  2004年全球粗糧產量約為9.51億噸,較去年增長 2.1%,產量增加主要原因是美國和歐洲的粗糧產量增加。 FAO預測2004/2005年度全球粗糧貿易較上年明顯減少,發達國家進口3300萬噸,較上年度下降了500萬噸,主要因為歐洲進口量減少。全球2004/2005年度粗糧消費將增長1%,因預期飼用小麥消費量會增加,粗糧價格相對較高,所以飼用粗糧的消費量增長幅度在0.3%之內,而上年消費量增長幅度為3%。另一方面,因燃油價格一直居高不下,FAO預測粗糧(尤其是利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的工業消費量會增加。2004/2005作物年度末全球粗糧庫存將進一步下降?為1.24億噸,比上年下降了1500萬噸,降幅為11%。

  稻米

  2004年全球稻谷產量將達到歷史最高紀錄?為6.13億噸,比上年增加2200萬噸,這個數字最終要取決于今后的氣候情況,南半球和赤道地區已獲豐收,北半球若天氣良好,稻谷產量將大幅增加。2004年國際大米貿易量約為2570萬噸,較上年下降8%。

  國際海運費用是影響谷物進出口及進口糧食消費成本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對礦石及糧食需求增加,從2003年秋季開始,國際海運費用一直上漲,運費指標波羅的海干貨指數(BDI)于2004年1月中旬達到了歷史最高值,為5494,較2003年10月末上漲了21%。

  2004年1月份以后,南美的糧食船運數量及中國商品進口數量下降,國際海運費用開始下降,大西洋及太平洋地區也出現類似情況,截至2004年5月25日,BDI指數降至3227。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