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大豆市場 » 正文

怎樣看待當前價格上漲的形勢

  作者: 來源: 日期:2007-10-12  
     2005年,我國物價總水平僅上升1.8%、2006年增長1.5%,保持基本穩定。但受去年四季度糧食漲價,以及今年4、5月份食用植物油、豬肉價格上漲影響,今年以來價格總水平出現明顯上漲。1-7月累計上漲3.5%,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警戒線為3%。

    今年5、6、7三個月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分別為3.4%、4.4%和5.6%,漲幅逐月提高。7月份漲幅是近10年來最高月度漲幅。

    糧價為百價之基。今年糧價的上漲帶動了食品等許多產品、服務價格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攀升,推升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行業組織乘機哄抬物價,令社會大眾產生疑問:難道物價真的將全面上漲?通貨膨脹的幽靈又將重現?  

    國家物價主管部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為,本輪物價上漲既有國際市場漲價的影響,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動;既有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也有個別經營者不正當行為的推波助瀾。

    全球糧食減產和石油價格飆升,直接導致了農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去年全球谷物產量19.85億噸,減產3300萬噸,其中小麥減產2700萬噸。隨著石油價格的持續上漲,美國等國家大規模開發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對玉米、大豆等糧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動國際市場糧價大幅上漲,進而帶動國內糧價上升,并波及到以糧食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價格。

    去年四季度以來國際市場糧價持續上升,今年6月份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期貨價格同比分別上漲53%、60%和40%。農業生產資料成本的增加,也助推糧食價格走高。近五年來尿素、柴油、農膜價格分別上漲26.6%、64.4%和60%,農民現金收入增加55%帶動農村用工價格大幅度提高,糧食生產成本每畝上升23.9%。

    近一年來的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質。縱觀近10年來農產品價格變化情況,我國主要農產品價格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達到峰值后一直在較低水平上運行。現在的稻谷、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生豬等主要農產品價格與1995年相比基本持平,多數品種仍低于10年前的水平。因此,這次價格上漲,是在農產品價格長期較低基礎上發生的,是對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的合理補償。

    值得重視的是,我們必須了解農副產品價格上漲的利弊,辯證看待物價上漲現象。事實上,農副產品價格的適度上漲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和養殖的積極性,從而有利于從根本上促進農牧業生產發展,保障市場供應。

    發展改革委表示: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并不是要去打壓農產品收購價格,而是要發展生產、改善供應。既要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供求的積極作用,又要克服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滯后性,綜合采取財政、信貸和保險等多種措施,支持糧食、畜牧、蔬菜等主要農副產品生產,幫助農民和農副產品生產企業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促進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由于物價上漲短期內漲幅過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群眾生活負擔,尤其是對低收入群體和大專院校貧困學生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對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經出臺相關補貼或補助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物價上漲并非通貨膨脹的先兆。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輪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的,并非通貨膨脹的先兆。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