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小春作物的影響
四川省汶川地震重災區包括阿壩州、成都市、綿陽市、德陽市、廣元市和雅安市等,以山區縣為主,這些區域的主要小春作物包括小麥、油菜、馬鈴薯等。由于特大地震災害的影響,重災區小春作物損毀嚴重。同時,現在正是災區小麥、油菜和馬鈴薯收獲期,但由于災害發生,目前以救人為核心,災民有恐慌心理,莊稼采踏嚴重,對小春作物的適時收獲影響較大。
(二)對大春作物的影響
1、對水稻生產的影響。一是部分秧苗被毀,同時,沒有被毀的秧苗也面臨無人管理,質量變差等問題;二是水渠受損嚴重,貯水困難;三是部分秧田垮塌、掩埋;四是肥料、農藥等農資十分缺乏;五是難以組織勞動力進行栽秧;六是生產季節將進一步推遲。
2、對玉米生產的影響。一是山體滑坡,部份種植在坡臺地玉米受損;二是救災重建將造成人力短缺,玉米后期的生產管理可能疏忽;三是農田及水利設施遭到破壞,灌溉能力將會受到影響;四是運輸受阻,將加劇農資供應緊張,種子、化肥、農藥價格的上漲或農資供應緊張都將影響今年玉米生產。
二、主要救災減災措施
(一)加強農資和農用機具援助。對重災區緊急調運肥料、農藥、小型農用機具、植保器械、種子(種苗)和農膜等,為災區的恢復重建提供保證。
(二)組織科技指導和鄉村助收隊搶種搶收。為減少災區農業生產受到的損失,以鄉村為單位,組織助收隊,帶領災區群眾搶收小麥、油菜和馬鈴薯等小春作物,要為跨區作業的農業機械解決油料和交通等實際問題,特別是要想辦法讓聯合收割機等農用機械能加上油。并及時栽插水稻,管理玉米。同時,由于災害影響,生產難度和生產特點發生了很大改變,因此,應加強科技指導,實現遲栽水稻高產、受損玉米不減產,保證災區生產。
(三)搶修受損農業基礎設施。目前當務之急是搶修損毀田地、渠系、機耕道路等,確保災區糧食生產不出現大的滑坡。
(四)改種補種夏秋播作物。對于災害損毀嚴重或栽插時機延誤的旱地或稻田,應立即改種補種夏大豆、夏玉米等作物,減少災區糧油損失。
(五)全力抓好套種夏播作物生產。全省五月下旬和六月上旬進入夏播套作大豆播種和紅苕栽插季節,非災區要全力做好夏播套種大豆的備種備肥和播種工作,擴大套作大豆播種面積,以彌補災區油菜的損失。同時管理好紅苕種苗,爭取有更多更好的苕苗用于栽插,提高紅苕單產。
(六)強化科技對災后重建的指導工作。一是加強災區作物生產現狀的調研,開展水稻、玉米的栽培管理指導。二是加強病蟲害防治。三是加強災后糧油生產新特點、新問題的研究,為災區農業生產提供切實可行的增產增收技術措施。(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農技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