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大豆的下跌主要是由以下兩點原因造成的:一是天氣情況好轉,旱情緩解,中西部作物帶降雨,有利于美豆生長;二是美元走高影響。而美元走高則是市場受到美國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消息的刺激,在美元不斷沖高以及原油日益疲軟的情況下,整個商品市場出現拋售潮。
但是,大豆市場的走勢正逐步回歸基本面,盡管美元和原油的走勢仍會影響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對于大豆而言,在季節性轉換和北美大豆臨近上市的情況下,其自身供需基本面情況對大豆期貨價格的影響首當其沖。所以,在原油走出“九連陰”的情況下,大豆雖然也是跌多漲少,但是并沒有完全唯原油的馬首是瞻,大豆走勢強于原油的走勢,這一點在國內大豆市場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九月報告是豆市多頭救命稻草
美國東部時間9月12日,美國農業部(USDA)將公布9月供需預估報告。在此次報告出臺前,市場平均預計,2008/2009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29.5億蒲式耳(預估區間28.18億-30.35億蒲式耳),單產為40.2蒲式耳/英畝(預估區間38.4-41.4蒲式耳/英畝)。USDA8月份報告的美豆產量、單產預估分別為29.73億蒲式耳和40.5蒲式耳/英畝。從市場預測數據來看,9月份報告小幅利多。
原油方面,9月10日,油輸出國組織(OPEC)同意恢復2007年每日原油產出2880萬桶的限額,該組織主席稱此舉將使原油日產量較7月水平每日減少52萬桶或約1.8%。受此消息刺激,原油也有望反彈。
天氣方面,由于受6月份洪水影響,美國大豆種植延后,大豆產量仍存在一定變數。據美國農業部9月9日消息,阿肯色州東南部地區和密西西比州中西部地區又有7個郡發現大豆銹病。報告顯示,2008年迄今美國已經有7個州的57個郡發現大豆銹病,2007年同期美國感染銹病的地區為8個州的87個郡。大豆銹病多感染于多云、溫暖和潮濕的氣候條件下,如果不迅速對染病農田實施化學噴霧,那么銹病可能導致大豆作物最高減產80%。所以,災害情況依然是影響大豆走勢的關鍵所在。
目前而言,如果USDA9月份的供需報告利多,那么大豆市場很有可能迎來一次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