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4日統計,齊齊哈爾市農民銷售玉米、大豆、水稻444萬噸,占商品量的94.3%。其中,玉米312萬噸,占商品量的94.8%,大豆76.8萬噸,占商品量的89.2%。水稻55.2萬噸,占商品量的98.1%。政策性收購玉米178萬噸,完成指標87%,占玉米商品量的57.7%。大豆69萬噸,完成指標的91%,占大豆商品量的80.5%。水稻1.0萬噸,完成指標的0.06%。
據有關部門調查,目前,齊齊哈爾農民尚有余糧27.2萬噸。其中,玉米17.2萬噸(龍江6萬噸、訥河4.5萬噸、依安1萬噸、泰來1.1萬噸),大豆8.9萬噸,(克東2.7萬噸、克山2.5萬噸、拜泉1.8萬噸、訥河1萬噸)水稻0.5萬噸。
現在,齊齊哈爾“三大品種”糧食的市場價格穩中有升。水稻市場價格已高于政策性收購價,農民余糧完全可以做到順價銷售,但是為了再多賣點錢,有的農民還在待價高走以增收;玉米價格接近托市價格,市場由低迷向活躍轉變;大豆價格攀升到1.75元/斤,但有價無市。當前齊齊哈爾農民余糧銷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距離糧食收購點遠的散戶農民,出售成本相對增加,農民惜售心理增強;進口大豆價格低于托市價格,導致省、市油脂加工企業停產或半停產,貿易糧市場低迷,商品大豆流通緩慢,國家臨時收儲成為農民銷售大豆最重要或唯一的渠道;農民手中的大豆水分含量超過國家收購標準,影響了農民銷售進度;市場主體結構不合理,一家一戶的農民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