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方面,本周進口大豆分銷價格走低,成交不理想。7月17日,遼寧大連港報3720元/噸,較上周末跌80元/噸;天津港報3720元/噸,跌80元/噸;山東部分港報3680-3700元/噸,跌100-120元/噸;廣東黃埔港3750-3800元/噸,跌100-110元/噸。進口大豆分銷價格趨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近期利空天氣預報及投機多頭平倉打壓,外盤大豆深幅調整,較大地影響了市場交投心理;二是近期進口大豆到港量較為集中,沿海加工企業原料供應充足。據監測,目前港口進口大豆庫存約420萬噸左右。商務部外貿司預報,7月份國內到港大豆428.13萬噸。三是是油粕行情疲弱,加工利潤整體偏低。
另據了解,國家將于下周四(7月23日)拍賣東北臨儲大豆,拍賣數量為50萬噸(內蒙古10萬噸、吉林10萬噸、黑龍江30萬噸),市場估計起拍價為收購價加上每斤2分5的收購費用,即3750元/噸。去年由于國內商品價格大跌,為維護國家糧油安全、有效穩定國內糧油市場、確保廣大種豆農民的利益,國家增加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開展大豆臨時收儲計劃,計劃收購575萬噸(實收532.8萬噸)。 分析認為,現階段產區供應偏緊,國家分批量小規模銷售臨儲大豆是合情合理的,加之市場前期已有心理準備,對行情的利空影響應相對有限。但因目前產區市場價格不高(哈爾濱油廠的收購價格普遍在3560-3600元/噸左右),與3750元/噸的起拍價有一定差距,拍賣成交量預計較小。
大豆苗情方面,本周以來黑龍江各地天氣狀況仍不理想,大部仍維持低溫降雨。據了解,目前全省大豆作物長勢參差,北部地區受連續降雨影響較大,澇地有黃苗、死苗現象,豆苗株高平均在19-24厘米左右;東部產區受降雨影響相對較小,大豆生長情況基本正常,豆苗株高平均在30-38厘米左右。
綜合分析,目前外盤大豆處于調整階段,受國家將于下周拍賣臨儲大豆、油粕行情走軟以及港口庫存壓力較大等因素影響, 預計短期國內大豆市場現貨價格將以穩中偏弱調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