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大豆市場 » 正文

農產品價格上漲不會導致年末小通脹

  作者: 來源: 日期:2009-12-07  
     11月以來,隨著北方幾場大雪的不期而至,一波農產品價格的漲價風潮引發坊間熱議。特別是在“通脹預期”日益被關注、11月CPI數據有望轉正等一系列背景下,盡管專家學者們紛紛強調年內出現通脹的概率為零,仍有人提出了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或引發“年末小通脹”的觀點。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農產品價格是在偏低位置上的回升,價格上漲處于正常范圍,不能說當前農產品價格的升溫會引致整體物價水平的上漲。

    農產品價格年末升溫北京某大型超市的“主食廚房”攤位,人頭攢動,一位顧客正在抱怨,這里的餡餅和包子價格漲了接近一倍。售貨人員忙著向她解釋:“最近菜價漲得厲害,韭菜已經四塊多錢一斤了,大米也漲了幾分錢,聽說金龍魚(食用油)也要漲價了,我們這里當然也只好跟著漲。”

    這是近來坊間關注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一個小小的縮影。與之相比,下面這組數字則給出了更為準確的描述:

    商務部數據顯示,食用農產品價格在11月份環比上漲0.8%;同期農業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農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上漲了1.1%。此外,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中旬,我國食品價格呈現普遍上漲,其中,蔬菜價格的漲幅甚至達到了10%至30%。

    對此,專家的解讀是:疏菜價格的快速上漲是近期天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并非長期趨勢的確立,也不是所有農產品面臨的普遍現象,居民應當理性看待。

    “水果、蔬菜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11月份多次雨雪天氣的影響,屬于短期因素。”有業內人士指出。他說,11月以來,我國一些地區出現的低溫天氣和大雪,對果蔬的生產和運輸產生了一定影響。一方面,低溫和大雪對果蔬生產造成一定打擊;其次,運輸環節上,大雪導致路況下降使得用車困難,連同燃油價格的上漲一起推高了運輸費用;再次,在運輸比以往困難的情況下,果蔬的儲藏時間相對較短、儲藏成本高的特點被放大,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果蔬價格。

    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則認為,今年的降雪相對于2008年的全國性凍災來講,只是區域性因素。各地蔬果的收成不會受到當時那么大的打擊,只要運輸能力不出問題,價格最終很快將會穩定。

    此外,他強調,糧、油、肉、蛋等基礎食用農產品沒有,也不會出現類似于果蔬價格的大幅波動。“當前肉蛋供應從數據上看是有保障的,特別是豬肉供應,在經歷了2007年和2008年的大起大落之后,近期比較平穩。而我國糧食價格已經和國際價格接軌,明年不太具備上行空間。”他說。

    常清對本報記者表示,連續6年的大豐收決定了我國農產品市場的供應充分。“日前,國家出臺了托市收購政策,農產品價格也并沒有出現大的上漲,供求關系的穩定決定了未來價格漲不動。”

    資本市場聞風起舞農

    產品價格升溫,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率先作出了反應。

    農產品期貨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演繹了一波引人矚目的行情。除了玉米、早秈稻升勢較為平穩外,大豆、豆油、棉花和白糖的期貨價格當月價格上漲均接近或超過了8%,人氣迅速積聚,持倉量大幅增加。

    熱情同時被點燃的還有股票市場中的農業板塊。國泰君安證券的統計顯示,11月,農業指數大幅超越大盤6.4個百分點,最高時一度超過大盤10個百分點。在報告中,國泰君安稱,目前農業股估值處于歷史區間的中上方,并且,契合產品漲價、政策受益、小盤股等主題,還可以看好1至2個月。

    從中可以發現,除了漲價因素,政策層面的利好是資金向農業股和農產品期貨聚集的重要原因。

    “年末向來是農業消費數據利好和政策利好同時出臺的時間點。”有市場人士稱。

    日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布了《關于做好2009年東北地區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通知稱,今年將繼續在東北地區實行玉米、大豆臨時收儲政策。

    銀河證券分析師稱,這次政策中的亮點有二:第一個亮點是鼓勵南方地方儲備糧公司和飼料加工企業到東北參與玉米收儲,并酌情給予一次性費用補貼。在收儲主體和補貼力度上,國家此次規定超出預期,反映了國家增大此次收儲主體的重視和支持。第二個亮點是鼓勵大豆加工企業參與大豆的收儲,并給予適當補貼。此番調整,有利于激發大豆加工企業的收購積極性,降低對國際進口大豆的依賴性,形成更加合理的大豆交易價格。

    他表示,我國的糧價走勢主要受到國家政策調控的影響,此番公布的大豆和玉米收儲政策、前期頒布的小麥最低收購價的提價政策以及未來將要頒布的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將對明年的糧價形成較大利好。

    聯合證券分析師也認為,“雖然對部分農產品收購給予補貼不會對行業產生多大的實質性影響,但市場嗅出未來農產品價格有望繼續走強的信號。”

    “預計從今年12月到明年一季度,管理層會繼續推出利好農業產業的相關政策。”有研究人員樂觀預期。

    農產品漲價無關通脹

    對于近期農產品價格升溫帶來的通脹擔憂,專家普遍進行了澄清。

    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滕泰認為,決定食品價格最基本的因素是供求結構。從目前我國糧食供求結構上看,全國農產品生產能力穩定,國家儲備充足,基本是供求平衡,略有盈余。交通以及區域氣候變化都是階段性因素,所謂“年底小通脹”的說法是欠妥的,更不足以引發真正的通脹。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則在出席某論壇時說,抑制通貨膨脹的因素起碼有三條:首先今年糧食生產穩定,為整個國民經濟穩定奠定良好的基礎,糧價穩,百價穩;價格最終還是取決于總供給和總需求,在產能過剩情況下,價格很難漲上去;目前中國宏觀經濟最重要的矛盾還是總需求不足。

    常清則表示,在農產品價格從前期低位回升的過程中,股市和期市中相關品種受到資金的追捧是正常現象,但農產品價格本身仍然偏低,現在還看不到它將大幅拉升整體消費物價的前景。

    “對于通脹大家爭論的概念不同。”他對記者說,“傳統經濟學定義上的通脹是指消費通脹,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還不存在,但通脹預期是存在的。穩定房地產價格對于控制這一預期應當有所幫助。”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