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豆粕現貨市場持續跟盤振蕩整理,在節后的一片看跌聲中依然保持相對抗跌狀態。節后國內養殖飼料需求進入傳統淡季,加上禽流感疫情的影響以及生豬存欄量下滑,使得整個二月期間豆粕現貨仍將繼續承壓。但另一方面,由于對節后市場普遍看淡,因而飼料企業豆粕庫存水平也持續下降,部分工廠提貨節奏明顯放緩。南美新作正處于早期上市季節,豐產格局日益明朗,全球買家也將目光聚焦于巴西及阿根廷,但來自天氣以及物流運輸方面的擔憂,使得美豆舊作市場依然需求強勁,近期仍需繼續關注國內進口大豆近月的到港節奏,但隨著國內油廠的節后全面開機,國內豆粕供應壓力仍將處于緩慢增加狀態,而豆粕現貨市場多空也面臨選擇。周五,CBOT大豆市場收盤下跌,未能延續周四的漲勢,因為大豆現貨市場疲軟。
春節之前“禽流感”的卷土重來,無疑讓國內養殖業的復蘇之路再度蒙上陰影,同時節前生豬價格暴跌,生豬養殖戶繼續補欄積極性較低,因而導致國內大部分飼料企業看空節后豆粕現貨走勢,節前備貨也始終較為謹慎。節后國內養殖飼料需求進入傳統淡季,加上禽流感疫情的影響以及生豬存欄量下滑,使得整個二月期間豆粕現貨仍將繼續承壓,多數飼料企業采購持續謹慎,豆粕庫存水平明顯下降,部分地區中大型企業的庫存從節前的10-15天降至目前的平均一周左右。但需要考慮的是來自進口大豆到港量總體偏低、油廠開工壓榨力度受限以及近月進口大豆成本相對偏高等因素的短期支撐因素,因而一旦出現行情下跌即可分批入市補貨。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多數在2月7日(正月初八)之后恢復生產,并將在元宵節之后全面開機,來自海關初步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進口大豆591萬噸,同比增長23.64%,環比下降 20.13%,預計2月份大豆到港量為430-450萬噸,3月份預估量為480-500萬噸。由于2、3月份進口大豆到貨量總體偏低,因而2月份整體壓榨量不會太高,加上沿海油廠還有大量未執行合同,因而從供應上來說,豆粕暫無壓力,這也是春節之后豆粕價格看跌不跌的主要支撐因素。2、3月份國內廠商的進口大豆到港節奏尤為關注,2月份部分船期或將延至3月到貨。
過去的一周,CBOT大豆市場上漲,主要在于大豆出口及加工需求依然旺盛,豆粕需求強勁,而南美部分地區天氣高溫干燥,威脅大豆產量潛力。分析師稱,美國農業部的2月份供需報告對大豆市場的影響較為中性,大豆市場本周主要受到豆粕需求旺盛以及中國需求強勁的支持。豆粕需求旺盛,促使國內加工商提高了大豆采購量。上周五CBOT大豆市場收盤下跌,未能延續周四的漲勢,因為大豆現貨市場疲軟。交易商稱,雖然南美大豆豐產在望,部分新豆已經開始運抵港口,但是中國近期對美豆的需求依然旺盛,這制約了大豆市場的下跌空間。
綜上所述 隨著收割季節臨近,南美大豆豐產前景日益明朗,全球買家也將目光聚焦于巴西及阿根廷,來自巴西市場消息顯示,目前南美新作等泊時間快于預期,但各方對于本年度后期南美出口運輸仍有顧慮,因而仍需要繼續關注后續國內進口大豆的到港節奏;短期來看,國內豆粕現貨市場進入短期相持階段,繼續面臨多空選擇,整個2月國內飼料需求堪憂,隨著油廠元宵節后全面開機,或將繼續抑制豆粕價格可能走高的空間,中長期依然看弱,后期市場壓力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