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7月22日消息,一項針對行業分析師的調查顯示,預計中國大豆進口量料增加,因中國的飼料需求增加且大豆價格下滑也令加工商的獲利能力增加。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
在本月早期大豆價格下滑至四年低點之后,中國買家上周大約采購了200萬噸大豆。
調查顯示,預計自10月開始的一年中,中國的大豆進口量料增加7%至7300萬噸。
上海JCIntelligence的一位分析師稱,“隨著中國飼料需求的回升和進口成本的下滑,國內大豆加工商的盈利能力增加。”
分析師指出,如果中國大豆進口增加,也有助于緩解全球大豆供應過剩的局面,并可能令CBOT大豆期貨跌勢放緩。
本月以來,CBOT大豆期貨價格已經下滑了7.5%。
中國目前每年的大豆進口量占全球大豆貿易量的六成。
美國農業部在7月11日的報告中預計明年全球大豆年末庫存料達8531萬噸,美國農業部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大豆作物生長優良率為自1994年同期以來最好水平。
JCIntelligence的上述分析師稱,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豬肉均價料上漲18%,且預計明年豬肉價格將繼續上漲。
同時目前家禽養殖業也變得更有利可圖,這推動農戶增加家禽養殖規模。
該分析師稱,在CBOT市場采購大豆,并銷售包括豆粕和豆油在內的產品,中國大豆加工商大約每進口1噸大豆能有175元的利潤空間。
CBOT11月大豆合約今日稍早一度下滑0.5%至每噸10.665美元,而大連大豆合約報價則上漲0.1%,至每噸3,197元。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出口銷售新作大豆176.8萬噸,其中對中國的出口銷售量為106.4萬噸,對未知目的地的出口銷售量為704,400噸。
上周美國出口商還向中國出口銷售120,000噸舊作大豆。
在7月12日,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2014-2015年度的大豆進口量料為73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