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考察對象主要為海倫當地比較有代表性的精選大豆貿易商,以及送豆農戶。調研結論如下:
一、 走貨較差,貿易商收購積極性有限
海倫市綏棱鎮張維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產地大豆貿易集散地,也是我們每年黑龍江西北線考察的必經之處,在這里我們能直觀了解到產地大豆貿易情況。
今年來到這里,最直觀的感受是這里三十幾家貿易商普遍“士氣低落”,原因在于走貨比較差,尤其是食品豆走得沒有往年好。今年大豆的質量也比往年要差一些,表現在水分偏高、籽粒圓度差上。由于并不是很看好未來的大豆市場,因此貿易商普遍采取訂單策略,根據訂單量來決定收購量,基本不會囤糧。
整體悲觀的食品豆需求面也不乏亮點,主要體現在芽豆和大豆蛋白上,目前海倫糧點的芽豆收購價格為2.5-2.6元/斤,高出去年的水平,這與我們昨日了解到的情況基本一致。盡管北方部分地區出現的“毒豆芽”事件對于當地豆芽需求造成了影響,但南方一些省份對于豆芽的需求相對剛性(比如西南地區在水煮魚中添加的豆芽),最好的芽豆甚至可以賣到3.5元/斤,這屬于國產大豆的佼佼者。據了解,目前山東地區大豆蛋白廠的生產利潤在150-200元/噸左右,雖然較往年300元/噸以上的暴利有所下降,但相對于其他食用領域,仍處在一個高利潤區間。我們調研的大型貿易商前期拍賣的糧源全部銷往山東大豆蛋白廠。
二、 大型貿易商看跌后市
該大型貿易商認為,每年大豆上市后的市場節奏都是先高后低,目前價格已經較開秤價有所下降。基于目前走貨并不是很旺以及國儲大豆庫存龐大,該貿易商并不太看好后市,當然其也承認恒大的“橫空出世”也許是個變數。就今年的拍賣大豆而言,前期成交的大豆有很多都沒有提貨,這個比例大概在60%,未提貨中有些會延遲3個月出庫,有些則由于價高可能直接選擇違約。總而言之國儲大豆庫存始終是壓在豆一上面的一座大山,不可等閑視之。而海倫地區的中儲糧庫的拍賣大豆質量還是不錯的,做交割應該問題不大。
三、芽豆、商品豆、蛋白豆、油豆、豆瓣的直觀對比
芽豆、商品豆、蛋白豆、油豆、豆瓣(篩漏)是國產大豆的 5個等級,價格由高至低。芽豆顧名思義就是生豆芽用的豆,其價格最高,芽豆也分兩個等級:一級和二級。一級芽豆和二級芽豆的正常價差在 300元/噸,二
級芽豆與商品豆的正常價差在300元/噸,商品豆和蛋白豆之間的正常價差在100元/噸,豆瓣(篩漏)的價格根據其品質不同存在較大差異。
一級芽豆里的 690品種最高價可達3.5元/斤,目前很流行的芽豆品種東升一號的價格為2.5-2.6元/斤。可以看出,好的芽豆粒型比較小,而且十分圓潤(芽豆越小,單位面積生出來的豆芽越多),差一些的芽豆粒形較大,單比正常商品豆還是要小一些。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目前市場中較為常見的 2011年國儲大豆與今年符合國儲標準的新豆。可以看出當地2011年國儲大豆的質量還是不錯的,而且進入國儲庫需要過篩除雜質。目前的新豆符合交割標準的價格在4500-46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