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市場分析
國產大豆種植面積繼續下滑 但單產大幅增加
近幾年由于大豆種植效益低于玉米,大豆逐年改種玉米。據巴彥縣某壓榨商了解,前幾年當地的大豆玉米種植比在5:5,而近幾年已逐漸降低至2:8,甚至更低的比例。在巴彥縣洼興鎮張國平村,當地農戶證實今年大豆單產確實比去年高出不少,平均在360-370斤/畝,最高達到400斤/畝,去年平均為280-290斤/畝,最高為350斤/畝。據種糧大戶孫總介紹,嫩江660萬畝耕地中約有390萬畝大豆,而去年約有440萬畝大豆,相比而言,今年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但由于今年單產較好,達到500斤/畝。黑河地區播種大豆數量較少,連續幾年下滑,就算單產達到330斤/畝,種植效益也低于玉米,但今年單產水平也較高,因此總體產量跟去年相差不大。
大豆種植成本基本持平
今年大豆種植成本相對穩定,人工、地租等費用小幅上升,其他費用沒有太大變化,種植成本較去年整體保持平穩在550元/畝,除去地租成本在230元/畝。然而,大豆的單產及銷售收入仍不及玉米狀況,所以玉米較好的種植收益仍不斷促使種植面積的增加。
表1:大豆種植成本
大豆儲備充足 大豆直補政策實施較難
大型貿易商認為,每年大豆上市后的市場節奏都是先高后低,目前價格已經較開秤價有所下降,基于目前大豆走貨并不旺以及國儲大豆庫存龐大,該貿易商并不太看好后市,同時也承認恒大的“橫空出世”也許是個變數。就今年的拍賣大豆而言,前期成交的大豆有很多都沒有提貨,這個比例大概在60%,未提貨中有些會延遲3個月出庫,有些則由于價高可能直接選擇違約。總而言之,國儲大豆庫存始終是壓在大豆上面的一座大山,不可等閑視之。而海倫地區的中儲糧庫的拍賣大豆質量還是不錯的,做交割應該問題不大。我們再來對比一下目前市場中較為常見的2011年國儲大豆與今年符合國儲標準的新豆,可以看出當地2011年國儲大豆的質量還是不錯的,而且進入國儲庫需要過篩除雜質,目前的新豆符合交割標準的價格在4500-4600元/噸。對于大豆直補政策,農戶的銷售價格、品質和產量如何確認,這些均沒有基數,且操作難度較大,尤其現在大豆已經收割,而直補政策遲遲未出臺,對政策效果存疑。
油豆價格可能受制于美豆價格
美豆市場上,2013/14年度維持收割面積至7590萬英畝,同時單產維持43.3蒲式耳/英畝,總產量維持32.89蒲式耳,較上年度增產8.4%。同時,出口量調高至16.45億蒲式耳和壓榨量調高至17.3億蒲式耳,期末庫存調低至1.30億蒲式耳。預計新年度種植面積為8410萬英畝,單產繼續調高至46.6蒲式耳/英畝,使得總產量增加至39.13億蒲式耳,同時總消費調高至35.83億蒲式耳,使得結轉庫存調高至4.75億蒲式耳,庫存消費比增加至13.26%。 目前美豆優良率維持在70%以上,美豆單產可能繼續上調,美豆走勢繼續走弱。雖然美豆與國產大豆相關性在減弱,但是符合交易所交割標準的油豆仍然受制于美豆價格。
表2:美豆供需狀況(單位:百萬蒲式耳)
|
|||||||||||||||||||||||||||||||||||||||||||||||||||||||||||||||||||||||||||||||||||||||||||||||||
|
大豆市場操作建議
400-500斤/畝的高水平,因此總體上產量與去年相差不大。種植成本上,大豆種植成本與去年基本持平。美豆市場上,今年大豆豐產已成定局,雖然國產大豆與美豆相關性減弱,但油豆價格仍受制于美豆價格。對于大豆后期走勢,由于直補政策細節尚未公布,并且國儲大豆儲備充足,后期國產大豆易跌難漲,建議豆一1501在4550-4600和豆一1505在4600-4650逢高沽空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