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東北產區大豆價格跌勢放緩,不過市場交易愈加清淡。目前,東北糧點收購過4.0篩清糧的價格已經跌至4301元/噸,這一價格較新豆上市之初下跌523元/噸,部分村屯清糧收購價跌至3800元/噸以下。
目前東北豆價格跌勢遠未結束,由于東北整體售糧進度緩慢,大豆銷售壓力將逐漸顯現,12月末至明年1月中旬,大豆價格或有一次深跌過程,且受售糧進度影響,明年春播之前價格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極大。
不過,近期財政部下發《關于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的指導意見》正式文件中指出,大豆直補款項將于明年5月末下發至農戶手中,這必將影響明年東北農戶的種植意向,明年大豆種植面積或將繼續大幅縮減,加之3~4月份集中拋售,未來國產豆將再度出現供應緊張局面,2015年5月份之后,國內大豆市場有望重啟上行格局。
直補款項下發時間較晚
財政部下發的《關于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的指導意見》并沒有公布具體細節,對市場指導意義有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補貼發放時間為明年4月底,資金撥付到試點省區,5月份才能將補貼資金發放到實際種植者 手中。屆時,東北大豆及玉米種植已全部完成,此時直補款項發放,難以對農戶的種植意向形成指引。由于在種植之前東北農戶并沒有得到實質補貼,因此預期明年大豆種植面積仍將會大幅減少,從而導致2015/2016年度國產豆市場出現供應短缺的現象,若市場反應相對較快,并不排除明年6月份以后,國產豆市場價格出現較大幅度反彈的可能。
目前部分市場人士擔心國家臨儲大豆的拍賣,至目前為止,臨儲大豆庫存尚有580萬噸左右,屆時若國產豆價格出現上漲,國家仍會繼續拍賣臨儲大豆用以平抑市場。但明年臨儲大豆拍賣對市場的影響將有所改變,一方面是由于剩余的580萬噸大豆中,東北地區只有70萬~80萬噸是2011年產的低價大豆,而其余的皆為2013~2014年產的收購價格在4600元/噸的高價大豆。并且今年國家已經取消臨儲大豆收購,臨儲大豆拍賣后數量將再度減少,其對市場的調控能力也已經越來越有限,因此若明年東北天氣出現問題,國產豆或將重拾牛市。
春播前或有二次探底可能
近期供需雙方入市熱情低,部分村屯大豆毛糧價格跌至3800元/噸,農戶出售熱情低,糧點收購不上量,部分貿易商退市觀望。南方食品加工企業均不備貨,隨用隨采的入市策略導致各地大型批發市場東北豆走貨量下降,成交跟進不足,價格反彈受限。
油料市場缺少收購主體,目前黑龍江哈爾濱龍江福、工大都處于停機和停收狀態,明達油廠已經轉型加工醬油粕;佳木斯吉慶油廠2月份至今一直處于停產狀態;雙鴨山友誼豐源以及集賢同泰油廠雖然開機,但壓榨 并不是滿負荷生產,現階段日收購量在100噸左右,收購價格維持在3800~3900元/噸區間,東北加工企業紛紛轉型或者停產,導致豆農“賣糧難”局面加劇。
現階段因為出售玉米尚有利潤,農戶銷售心態積極,而且糧庫啟動收購,豆農賣玉米收益顯然大大高于賣大豆,所以農戶更傾向于出售玉米變現,不過因為春節前農戶資金仍面臨巨大考驗,且節后氣溫升高、保管難度增加,豆農在節前將會出售50%以上的大豆存糧,屆時市場價格有繼續下挫可能。
不過以目前需求情況來看,春節之前,東北農戶售糧進度仍難有大的改進,因此預計在明年3~4月份農戶備耕之時,很可能出現第二次售糧高峰。由于絕大部分農戶都無法將大豆保存至更晚,屆時在集中拋售以及貿易商壓價的作用下,國產豆價格很可能出現二次探底,其間或將跌至油廠可接受的3800元/噸一線以下。
外盤走低將是大概率事件
近期美盤豆類呈走弱趨勢,從供需面看,本年度大豆出口檢驗增量已經超過USDA對全年增量的預估,目前市場普遍預期全年出口在17.5億~18億蒲式耳區間。但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出口銷售同比增加,但本年度大豆出口轉運進度遠快于上一年度,導致未裝運訂單反而低于上一年度,這說明新的訂單銷售進度放緩。
從歷史調整規律來看,UDSA不會在12月報告中對產量進行調整,這意味著到明年1月報告公布前,產量對市場的影響將轉弱。而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焦點則集中于中國市場的需求上來,近段時間受到港數量龐大的影響,國內豆粕、豆油價格雙雙走弱,未來中國對美豆的進口節奏將逐漸放緩,且在明年2月份左右,南美種植面積以及產量將初步確定,屆時外盤也極可能走出新低。總之,未來進口豆價格走低的可能性極大,國產豆市場價格也將繼續受到壓制。
綜合分析,近段時間大豆現貨市場價格跌速放緩,并非價格已經達到階段性低點,而是受天氣、需求以及心態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東北豆價格仍處于下行通道之中,預計在12月下旬至明年1月底,豆價仍將有一次大幅下跌的過程。但這極可能也只是一個階段性低點,明年春節后價格二次探底的概率極大。產銷區貿易商應以隨用隨走為主,切不可盲目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