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出收儲政策后,連豆一期貨品種繼續受到美豆弱勢的拖累,黑龍江產區價格極其低迷,直補作用尚未顯現。另外國儲庫中尚有大量大豆,今年放儲的可能性也較大。在黑龍江大豆面積下降不及預期的前提下,豆一還有下跌空間。
一. 2015年黑龍江大豆面積下滑不及預期
由于種植收益差距,近幾年來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呈現逐年下降態勢,而玉米在與大豆的競爭中優勢明顯,面積不斷增加。積溫較高的第一、二、三積溫帶,大豆幾近絕跡,旱田以玉米為主。包括之前被譽為“大豆之鄉”的齊齊哈爾,西部地區基本改為種植玉米,只有東部的“兩克一拜”因地勢和種植習慣等因素,依然存在大豆,但面積也呈現下降。自2012年開始,早熟品種德美亞的橫空出世使得積溫較低原本只能種植大豆的地區也開始轉向玉米,表現最為明顯的為黑河至伊春一帶,均被德美亞玉米席卷。
根據今年5月我們對整個黑龍江省大豆的種植面積通過抽樣調查的樣本數據,和以往的基礎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可得出黑龍江2014年大豆播種面積較2013年下降3.24%的一個預估,再根據上年度的單產水平估算出大豆產量將會下降至344萬噸的水平。
雖然從農民種植意愿來說,大豆已然成為雞肋,但今年黑龍江大豆面積并沒有出現預想中的大豆面積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降程度甚至不如去年。最主要的原因是氣候因素,今年黑龍江春季雨水較大,且溫度較低,5月中旬考察途中黑河、大興安嶺一帶還在降雪,沿途很多土地墑情偏高,部分土地無法按時播種玉米,后期只能選擇生長期相對短、對積溫要求相對低的大豆。其他因素如農場調配、玉米種子成本漲幅過高、雜糧改種等因素也延緩了大豆面積的下滑。
二.部分進口大豆進入食用領域 彌補國產豆缺口
因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存在,國內豆一的價格定位一直處于較尷尬的境地,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品種,理應與轉基因大豆適用不同的定價。分析國內大豆供求平衡表會發現,中國大豆的壓榨需求逐年遞增,均由進口大豆彌補,因此大豆供給缺口在逐步擴大,國產豆在壓榨領域越來越邊緣化。而相應的由于轉基因管理條例的控制下,一直較為平穩的食用加工需求成為國產豆的主要消化方向,尤其是從2012年末進口大豆成本大幅下滑,國產豆幾乎退出壓榨領域,每年壓榨量僅能達到200-300萬噸左右,從而全面轉向食品消費領域。但由于價差過大和監管問題,兩者之間存在著部分替代關系,這種關系嚴重影響了國產大豆的定價。我國正常的食用量在1,100噸/年左右,而根據國產大豆平衡表及國儲庫存估算,這一數字僅為800-900噸/年,也就是說如今每年或有200-300萬噸的進口轉基因豆流入食用領域。
三.國儲支撐國產大豆平衡表
在我國,進口大豆為轉基因品種,主要用來榨油,而非轉基因的國產大豆主要為制作豆腐、豆漿、醬油等食用用途,僅有少量用于壓榨,其中主要包括國儲庫里的一些質量較差的大豆。因此,國產豆應當與進口豆使用不同的定位。
因國家政策導致種植利益遠不及主糧,國產大豆在心理上普遍遭到棄種,但今年的天氣情況延緩其下滑的幅度。本年度國產大豆產量將較去年小幅下降,我們目前預估產量僅為1,121萬噸水平。根據目前國內的大豆供求情況來看,國儲庫存數量龐大,支撐著整個國產大豆平衡表,除去這部分庫存,國產豆將陷入極度緊平衡狀態。目前我國每年1,200萬噸的產量難以滿足國內食用需求,預計將有300萬噸左右的進口轉基因大豆補充這部分缺口。如果大豆種植面積繼續下滑,那么可能會有更多的進口豆進入食用領域。未來一旦國家嚴格限制轉基因進口豆的食用流向,那么國產大豆必將極度緊張。
國儲中尚有一部分大豆,未來可能流向市場。去年國家停止收儲后,時至當前只定向銷售35萬噸大豆,經計算國儲庫中剩余564萬噸國產豆,外加308萬噸進口豆。有消息稱國儲將在今年繼續放儲,但以當前的進口豆價格以及黑龍江國產豆現貨價格,如拍賣則價格必然很低,國儲或進行定向銷售。
四.直補政策效力有限
去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規定對大豆實施目標價格直補政策,改變了實行了六年之久的國家臨時收儲政策,并且制定了4,800元/噸的大豆目標價格,規定低于此價格將補差價給農民。此項政策意在保護國產非轉基因大豆,阻止東北大豆面積繼續下滑。今年出臺補貼細則顯示,補貼標準將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各個地區大豆產量測算,補貼時依據實際種植面積進行撥付和發放,今年5月最終確定的補貼標準為60.5元/畝。
但從調研中我們了解到,這項新政策目前所具體發揮作用十分有限,農戶普遍反映補貼與預想有較大的差距,今年大豆面積沒有大規模下滑與種植補貼基本無關。關于直補有以下幾點說明。
1、從60.5元/畝的補貼標準來看,力度十分有限,相當于每埫地補貼900元左右,如果按照國糧中心給出的黑龍江平均3,260斤/公頃的單產來看,每斤補貼僅為0.28元。從實際調研來看,正常地塊單產都能達到4,000斤/公頃左右,折算每斤補貼只能達到0.23元。
2、直補意味著取消保護價,但從農戶賣糧的實際價格來看,越晚賣價格越低,后期甚至最低跌至1.6元/斤。黑河一帶賣糧價格普遍在1.8-1.9元/斤,綏化、哈爾濱一帶最高也只賣到2.1-2.2元/斤,一般在2.0-2.1元/斤左右,加上補貼達不到之前的目標價格2.4元/斤。
3、補貼方式也存在問題。本次考察中我們發現,黑龍江很多農戶都承包土地種植,直補是補給原地主還是種植戶存在較大爭議。從了解到的情況看,大多數地區都選擇補給原地主,這對種植戶來說很不公平。
五. 后市展望
今年國產大豆產量下滑幅度放緩,但進口大豆可能繼續增加,替代甚至滲入食用領域。另外國儲停止收儲后,庫中仍有500萬噸以上的舊作等待拍賣,預計將在今年夏秋季拍賣或定向銷售。連豆一品種定位為非轉基因國產大豆,雖然短期與外盤走勢相對獨立,但鑒于進口豆對國產豆的替代與沖擊,近期美豆走勢對豆一形成較大拖累。預計后期1601合約繼續下跌的可能性較大,若放儲可能下探至4,000元/噸。除非未來美豆有較大的上漲行情,否則國產大豆難以擺脫弱勢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