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轉基因食品,傳統的"挺轉"和"反轉"對峙是持續性話題,10月1日將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顯著標示"。業內人士認為,《食品安全法》涉及轉基因問題,是為了表明立法者出于對輿論的格外重視,因此要求有關管理部門將轉基因作為特殊情況來對待。在轉基因的標示問題上,很多國家政府的態度是"零容忍",采用"包含即須標注"的原則。在轉基因標示相應的執法部門上,有食藥監局、質監局、工商局及農業部門等多個部門聯合執法。
轉基因大豆來說,國產大豆供給量有限與巨大的壓榨需求之間的矛盾催生了中國大豆對外的高度依存,進口大豆絕大部分為轉基因大豆,不僅充當壓榨,近兩年更是憑借價格低廉的優勢大范圍流入食用市場,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外大豆價差過大,進口大豆大幅低于國產大豆,其令國產大豆市場呈現疲態,行情節節走低。2014年國家對東北大豆實行退出托市收儲政策,改為實行目標價補貼政策,讓國產大豆根據市場供需自行調整,但效果并不理想。
上周(7月24日)開始,多個監管部門對國內各港口進行檢查進口大豆流向,控制進口大豆流入商品市場,只允許油廠壓榨使用,從港口經銷商手中購買進口豆需出示進口轉基因大豆加工許可證,此舉可顯示出政府已重視并加強對進口豆流向監管,其7月24日以來,山東港口進口大豆處于停報狀態。即便后期封港解除,進口豆流入食品領域也將受到明顯抑制,業內人士預估進口轉基因大豆流向食品市場每年預計超過100萬噸,因此加強監管其對國產大豆市場來說,無疑注入利好信心。今年以來國家遲遲未有國儲大豆競價拍賣跡象出現,后期國產大豆供應緊張擔憂開始籠罩市場,這將給未來國產豆帶來了上漲的契機。本周二(即7月28日)開始,大連盤大豆期貨已呈現漲勢,7月29日連盤大豆大漲,7月30日連盤大豆延續漲勢。
另外,由于進口大豆到港后,需要運輸到每個工廠進行壓榨,但每個工廠距離港口運距不同,尤其是內陸油廠,加之大小油廠眾多,全程有效監控難度較大,有業內認為,為更加有效解決,需通過立法和政府長期監管才能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