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豆粕現貨跟隨期貨盤面呈現先抑后揚、一度迎來短暫反彈行情,另外部分地區油廠豆粕的放量成交也對油廠挺價意愿形成支撐,而市場信心也部分有所恢復,但從市場供需基本面而言,目前國內豆粕現貨市場仍然面臨回落風險,實際上在連續幾天反彈行情的背后已有部分地區開始止漲回落。截止目前,山東日照地區43%蛋白油廠豆粕價格為2470元/噸,較前一日上漲20元/噸;天津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500元/噸,較上周末下跌40元/噸;秦皇島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510元/噸,較上周末下跌40元/噸;江蘇連云港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530元/噸,較上周末上漲50元/噸;廣東東莞地區油廠43%蛋白為2430-2460元/噸,較上周末下跌20-30元/噸;廣西防城港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420-2490元/噸,較上周末上漲30元/噸。目前市場各方對豆粕價格看空者居多,從國內市場來看,一方面我國近月豆類供給仍顯充裕,另一方面飼料養殖需求恢復節奏緩慢,飼料廠商均維持相對偏低庫存,加之部分貿易商仍有拋貨現象,而南方部分油廠也面臨脹庫現象,因而對于終端市場而言,追漲仍應謹慎。從國際市場來看,美豆市場暫時缺乏明顯利好,阿根廷庫存大豆必然釋放的結果也難以改變,也加劇我國豆粕現貨市場各方對于后期走勢的看空、觀望氣氛。
據了解,近兩個月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量較為龐大,10月份對華裝運量950-1000萬噸,11月份預計在750-800萬噸,由于部分美豆改走好望角航線,因而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壓力釋放將會集中在12月份,市場對于12月份到港量的預估最高達到900萬噸,因而國內沿海油廠總體開機率高企也使得豆粕庫存量持續增加,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豆粕總庫存量139.30萬噸,環比增幅5.89%,且連續第五周呈現增長態勢。
11月末以來國內油廠開機率有所下降,主要是部分地區大雪大風導致大豆卸船推遲,使得大豆未銜接上被迫停機,尤其是山東地區情況較嚴重,而在廣東地區因豆粕脹庫停機增加。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數據調查顯示,上周全國油廠開機率為51.27%,環比下降2.52%,而全國大豆壓榨量為161萬噸,環比下降4.68%。本周來看,由于豆粕出貨較為集中,工廠庫存壓力有所緩解,同時后期到港大豆集中,工廠開機有望提升,目前預計下周開機率或提升至54.52%。同時,對于國內油廠而言,目前加強出貨、提前鎖定利潤意愿較強,近階段個別油廠賣遠月基差已平水,但在內外盤面持續疲軟的背景下,飼料廠商提貨與持續采購表現謹慎,上周期間飼料廠商多數仍以遠期一口價為主,部分則在前期采購的12-1月基差合同上集中點價,對于后期走勢的普遍看空則使得其總體庫存水平相對不高,豆粕一般不超過兩周,而提貨速度也比前期有所放慢,而在部分地區貿易商拿貨情況則相對好于飼料廠商,后者則相對節奏謹慎。根據統計,上周五個交易日國內主流油廠的豆粕總成交量為77.43萬噸,日均成交量為15.48萬噸。
進入12月份的我國養殖飼料需求量,隨著春節出欄前集中投喂期的臨近,會呈現進一步恢復,豬料需求預計將會出現5-10%的逐月增長,但同比去年仍是下降態勢,禽料則較去年同比下降,其中肉禽料受存欄養殖量下降影響降幅更加明顯,蛋禽料則持平或略增。由此來看,終端飼料需求量將呈現季節性恢復,但總量應該不會太大,整體對于豆粕需求的提振彈性力度相對有限,而且在進口大豆供應數量龐大的背景下市場仍然擔憂后期供大于求。不過,對于12月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量難以消化的擔憂,則使得油廠對于12月及之后船期的大豆購買節奏相對偏慢且目前尚有一定缺口。目前油廠遠期內外盤套利利潤為負,油廠方面表示將維持觀望態度,如果利潤一直為負利,那么不排除12月份國內油廠將降低開工率以緩解這種局面。
從美國農業部數據看,2015/16年度美豆豐產已是必然,并且巴西、阿根廷產量預期良好,全球大豆供應充裕,美豆期價僅靠出口銷售良好數據上行動力匱乏,此外美元指數震蕩走強也重壓商品市場。同時,11月末以來在阿根廷大選結果以及美元走強的沖擊下,美豆亞洲盤跌破850美分支撐位,一度觸及六年半新低,但兌現承諾仍將會阻力重重,如何應對赤字以及兌現競選綱領仍需要時間,庫存實質性釋放要明年1月份之后,這也是我國連盤豆粕M1601相對抗跌的原因之一。而總體來看,美國新作供應還需市場進一步消化,阿根廷庫存有待釋放,再加上中國經濟增幅仍處于下降通道,因而全球大豆市場將持續面臨"高產量、大庫存和低需求"的熊市格局,而近幾日美豆市場也缺乏明顯題材刺激,美豆短期仍將維持850-900美分的區間波動走勢。
總的來看,現階段國內豆粕現貨市場仍然面臨振蕩回落風險,雖然油廠庫存壓力得到釋放,但后期大豆集中到港、油廠將面臨再度脹庫可能,并且終端養殖業已經進入季節性淡季,豆粕供大于求格局并未改變,因此豆粕即便是階段性底部佇立,但中長線仍不樂觀,現貨企業在具體操作上仍應謹慎對待,不宜過分追漲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