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距離農歷春節已不足一個月時間,飼料企業節前備貨陸續展開,工廠挺價的心態也將更加明顯,國內豆粕市場價格整體溫和反彈。截止目前,山東日照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580元/噸,較上周末上漲10元/噸;天津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570元/噸,較上周末上漲20元/噸;秦皇島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580元/噸,較上周末上漲20元/噸;江蘇連云港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650元/噸,較上周末上漲20元/噸;廣東東莞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580-2580元/噸,較上周末上漲20元/噸;廣西防城港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為2570-2580元/噸,較上周末上漲40元/噸。目前終端節前備貨陸續展開,成交連續放量,尤其是基差成交量明顯上升,繼續支撐油廠挺價意愿,此外部分工廠節前合同基本售罄,現貨供應有限,沒有太多銷售壓力,預計本月中旬部分市場仍有進一步備貨需求。而國際市場方面,近期受宏觀因素影響較多,對于匯率題材的敏感度增強,基本面題材反而并無太多亮點,市場關注本周USDA終產和庫存報告,市場認為此次報告或對基本面數據僅作微幅調整,對市場影響有限,具體分析如下:
油廠挺價豆粕意愿相對較強
近階段人民幣長線持續貶值不斷推高大豆進口成本,從維持榨利角度,在春節前終端仍有采購需求的前提下,國內油廠挺價豆粕意愿相對較強,尤其是多數油廠普遍沒有銷售壓力,而今年1-2月期間國內預期到港進口大豆數量或有所下降,而目前油廠的豆粕未執行合同量數量在下降,開工率卻在上升,因此若近月進口大豆到港數量不如預期,不排除春節前國內局部豆粕供應持續緊張。隨著春節臨近,預計2016年1月我國大豆到港量及壓榨量均將環比下降,到港量預計在550萬噸左右,壓榨量將降至650萬噸左右,大豆庫存將小幅回落至600萬噸水平,預計2016年第一季度我國大豆到港量在1500萬噸左右,與2015年同期基本持平,以目前數據推算,第一季度國內大豆及豆油、豆粕均將呈現供求偏緊的結構。
飼料廠商備貨支撐市場行情
隨著春節的臨近,國內終端飼料廠商開始陸續進入備貨周期,隨著近月到港大豆到港量或將低于預期,也使得終端市場對近階段豆粕走勢也并不一味看跌,飼料廠商積極入市補庫,也給豆粕現貨市場帶來潛在支撐。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一部分大型飼料廠商開始入市采購,庫存周期也多數延長至1月中旬,加上現階段我國豆粕現貨價格性價比優勢依然較為明顯,因而也持續帶動終端飼料廠商的入市積極性。上周五個工作日國內主流油廠的豆粕總成交量高達95.30萬噸,日均成交量為19.06萬噸,部分油廠春節前豆粕合同基本已售罄,一些工廠已無現貨可售,而由于2月份臨近中國傳統春節,進口大豆預期到港量減少,油廠開機率也將隨之下降,大部分工廠豆粕銷售沒有明顯壓力。
南美供應前景仍是關注重點
近來美國中西部地區出現暴雨,造成內陸河流水位暴漲,阻斷駁船運輸,制約流通渠道的大豆供應,也支持現貨價格,但整體來看,國際大豆市場基本面形勢依然利空,阿根廷大豆出口競爭力增強,對美國大豆不利。另外,自去年播種季以來,巴西2015/16年度大豆作物生長期間天氣惡劣,其中北部地區天氣持續高溫干燥,而南部地區降雨過量,致使農戶遲遲無法完成大豆播種工作,這促使一些機構近來調低巴西大豆產量預測數據。而今年巴西大豆播種速度遠低于去年,使得市場對于1月巴西大豆能否按時裝出存在質疑,中國買家也放棄了之前采購的部分巴西大豆船貨,轉向美西豆和阿根廷大豆,但目前來看2月巴西大豆的裝船節奏可能并不特別樂觀,如果裝運延遲再疊加因天氣而錯過最佳播種時間而存在的潛在單產下降,則巴西大豆還是會給市場帶來一些驚喜,在2015年最后一周,來自巴西中北部偏旱的題材曾一度推動美豆連續暴漲,不過近來北部和中部地區的降雨形勢已經改善,提振大豆單產潛力,尤其是晚播或晚熟大豆作物長勢。但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巴西農業生產面臨水患及干燥雙重壓力,大豆、玉米長勢水平均無更佳表現,而南部的洪澇、病蟲害威脅較前期有進一步增強,因而巴西大豆生產前景仍有不少變數。而上周中國股市大幅下挫,經濟發展形勢令人擔憂,引起市場更加擔心美國大豆需求前景,加上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同樣制約豆價的反彈。隨著巴西南部早熟大豆即將于明年1月初收獲上市,而全球各大氣象機構對于厄爾尼諾進展出現分歧,拉尼娜是否出現則是關鍵。
對于春節前國內豆粕市場走勢,筆者分析認為市場預估年前的集中備貨將在1月中旬陸續展開,但事實上在本周成交已經開始增加,年前的備貨已經在悄悄啟動,主要是終端市場逢低適度補貨,鑒于年前終端集中備貨、大多油廠無明顯供應壓力、部分年前甚至基差合同已經售罄等因素影響,預計春節前豆粕行情將繼續以偏強走勢為主,不過由于國際大豆市場基本面形勢依然利空、中國經濟形勢擔憂持續存在,終端用戶年前的備貨也將總體趨于謹慎,國內豆粕行情上漲空間不宜過于樂觀,操作上仍需把握好購銷節奏,追漲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