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豆市場的焦點集中在供應端,即南美大豆產量下調、美豆出口需求增加,筆者判斷由于國內需求端并沒有較明顯的向好跡象,本輪美豆的上漲對于國內豆粕的影響程度可能會弱化,預計豆粕價格短期的上漲勢頭或難持續。
阿根廷大豆損失程度明朗化
4月份前三周的傾盆大雨致使阿根廷過半的農業產區在收割高峰期間積水嚴重,推動國際豆價飆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在過去一個月中已經急速上漲13%,過去一周天氣良好有助于阿根廷大部分地區的大豆收獲恢復。截至5月5日當周,阿根廷2015/16年度大豆收獲41.5%,比一周前高出17.3個百分點,但是仍然去年同期的收獲進度低了27.1個百分點。交易所本周繼續預測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600萬噸,比上年產量6080萬噸減少了7.9%,市場普遍認為阿根廷大豆的損失程度有可能明朗化,產量數據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美國農業部在4月份供需報告里預測2015/16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900萬噸,上年產量為6140萬噸。美國農業部將在北京時間本周三00:00公布月度作物供需報告,由于此前的強降雨已經嚴重損毀阿根廷大豆作物,預期將在報告中下調南美大豆產量預估。
美國大豆海外需求維持強勁
南美大豆產量下調引發對美國大豆海外需求將維持強勁的希望,一些主要的谷物公司高管已經警告稱未來大豆供應將趨緊。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2015/16年度迄今為止,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2709.3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990.1萬噸減少9.4%,上周是同比降低9.6%,兩周前是同比降低9.0%。本年度迄今為止,美國還對中國售出147.7萬噸2016/17年度交貨的大豆,和一周前持平。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發布的報告顯示,投機基金在大豆期貨和期權市場上增持凈多單,再次創下2014年4月29日以來的高點,筆者分析盡管天氣發酵引發大豆大幅上漲,但不會逆轉大豆整體平衡表。美國農業部在4月份供需報告里稱,2015/16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由上年度的519萬噸大幅增長至1211萬噸,而國內消費則由上年度的5493萬噸小幅下降至5442萬噸。
中國豆粕需求仍處低迷狀態
海關總署5月8日公布,中國4月份進口大豆707萬噸,高于3月份的610萬噸,1-4月份大豆進口總量為2333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094萬噸增加11.4%,如此規模的大豆供應,國內市場能否有效消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據相關機構統計,22個省市生豬平均價為20.90元/公斤,較上周上漲0.49元/公斤,創歷史新高;仔豬平均價為64.30元/公斤,較上周上漲3.51元/公斤,創歷史新高;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為777.50元/頭,較上周上漲45.55元/頭,創歷史新高。仔豬價格的大幅上漲不利于提高生豬補欄積極性,進而不利于豆粕的需求增長。上周國內大豆壓榨加工利潤出現明顯的下降,據數據顯示,進口大豆壓榨加工利潤(江蘇)從之前一周的每噸190元大幅回落至119元。今年以來大豆壓榨開機率一直不理想,年初最高時為58.81%,到3月中旬降至50%以下,目前為46.46%,壓榨開工率的持續下降表明了國內工廠采取了挺價銷售的策略,但是豆粕的供應壓力并未有效減輕,數據顯示豆粕庫存量自今年4月中旬最低65.40萬噸開始回升,截止目前為78.70萬噸,國內養殖行業目前仍處于低迷狀態,對豆粕的需求至少在短期內難有較大的增長。
從近期盤面的表現來看,盡管美豆大幅上漲,但國內豆粕期貨1609合約僅在5月3日創出去年9月以來的新高,此后的3個交易日均維持高位震蕩走勢,上周整體下跌0.11%,遠遜于美豆的0.85%的周漲幅,并且豆粕的成交量連續二周大幅下降,暗示目前市場對國內需求存有疑慮,筆者預計期價短期上漲的動力有限,后市或將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