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6月1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收報12.08美元/式耳,創2014年8月以來最高,當月累計漲幅約9%,自4月中旬以來CBOT大豆已經攀升九周,累計漲幅28%,國內豆粕期貨同期上漲高達36%。筆者分析由于國際市場大豆產量的不斷下降,加之國內市場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對豆粕的需求增長,豆粕市場的供需格局已經從此前的寬松狀態轉變為偏緊的狀態,刺激市場資金大規模押注豆粕價格上漲。
美豆的供應情況將成為市場焦點
今年4月份阿根廷出現暴雨,導致該國大豆作物受災嚴重,5月份美國農業部預估2015/16年度巴西大豆產量9900萬噸,較上月下調100萬噸,預估阿根廷大豆產量5650萬噸,較上月下調250萬噸,6月份美國農業部下調巴西大豆產量預估至9700萬噸,但維持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不變,此前巴西農業部下屬的國家商品供應公司已經將2015/16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測值調低到9560萬噸,低于5月份預測的9690萬噸,不再是創紀錄的產量。截止6月9日當周,阿根廷2015-16年度大豆收割進度為86.7%,較一周前提高8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進度低了9.9個百分點。交易所本周預測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600萬噸,比上年產量6080萬噸減少了7.9%,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屬于阿根廷的大量需求轉至巴西,推動巴西大豆連續2個月出口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數據顯示4月巴西出口大豆1010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655萬噸;5月出口大豆992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934萬噸,筆者分析總體來看,南美大豆市場產量下降的趨勢已經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對美豆的需求將會擴大。
目前美豆正處于播種階段,天氣的影響同樣是極其重要的。進入六月之后,厄爾尼諾現象正慢慢消退,而拉尼娜現象則勢頭正勁,拉尼娜氣候極有可能影響夏天的天氣,使得夏季氣候變得更加炎熱,從而增加美國能源消耗,影響玉米、大豆等秋收作物的生長。目前行業預估機構預計所謂的拉尼娜天氣將導致美國大豆種植區天氣干燥,這將影響產出前景,美國農業部月度作物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6/17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預估為2.60億蒲式耳,2015/16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預估為3.70億蒲式耳,雙雙低于分析師的預期。
生豬持續上漲拉動對豆粕需求
豆粕持續上漲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通脹預期抬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上漲2.0%,預期2.2%,比上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33.6%,影響CPI上漲約0.77個百分點,這已經是通脹抬頭的信號了,考慮拉妮娜現象的影響,未來CPI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事實上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一直處于攀升狀態,此前冬季寒潮導致南北方仔豬疫病嚴重,是導致目前生豬市場供應出現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生豬價格較為堅挺,雖然生豬存欄量已經略微回升至3.72億頭,但仍處于低位,而近日來南方多地出現強降雨天氣,影響生豬生產以及交通運輸,進一步助推豬價漲勢,國內豬價再創歷史新高。5月下旬豬糧比價繼續上升至10.7,遠高于6的盈虧平衡點,生豬出場價格上漲至20.8元/公斤。在高利潤的驅使下投機行為加重,仔豬價格上漲至51元/公斤,同比飆升了106%,仔豬毛利潤為年初的4倍,生豬進入上漲周期,令市場對下游需求存有良好預期,海關數據顯示,中國5月進口大豆766萬噸,環比增加8.3%,同比增加25%,這是推動主要豬糧豆粕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之一。
豆粕中長期上漲趨勢或將持續
截至2016年6月7日的一周,投機基金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以及期權部位持有凈多單210,051手,比上周的208,696手增加1,355手,投機基金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粕期貨以及期權部位持有凈多單73,773手,比上周的75,252手減少1,479手,筆者預計豆粕1609合約期價中長期的上漲趨勢仍將持續,不過從技術形態上看,豆粕期價連續5個交易日上漲,短期漲幅過快,均線向上運行過于陡峭,而持倉量及成交量均有所回落,短期可能會有調整行情出現,預計豆粕下一個回踩的位置大約在2970-3000元區間,這將是較好的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