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當前利好因素包括國內菜籽減產、進口菜籽嚴要求等,但豆粕當前面臨7-8月份進口大豆數量較高、生豬存欄數據前景不明確等因素,主要利多因素為成本端美豆價格,關注美豆主產區天氣,若天氣出現威脅單產的風險,豆菜粕價差有望擴大。
當前國內菜籽主產區收購價格較高,油廠壓榨菜籽利潤較低,風險較大,主產區規模油廠少有企業入市收購菜籽,收購進度慢于往年。即使個別國企入市收購菜籽,目前也無開機計劃,小型企業收購目的多為貿易。今年國產菜籽減產,導致菜粕供應將大幅減少,同時南方的多雨天氣也推遲了菜籽收割,菜粕上市時間將明顯推遲。雖然近期菜粕現貨價格大漲,但以當前菜粕、菜油價格計算油廠壓榨利潤仍為負,這也是油廠收購菜籽不積極的主要原因。
國家相關機構監測顯示,近日湖北地區水雜14%的菜籽收購價格集中在2.16元/斤,水雜11%的菜籽收購價格集中在2.25元/斤,發往外省的凈菜籽裝車價格最高達到2.35-2.40元/斤,價格與上周基本持平。四川地區水雜12%的菜籽收購價格集中在2.45-2.50元/斤,安徽地區水雜14%的菜籽收購價格集中在2.05-2.15元/斤,江蘇地區水雜14%的菜籽收購價格集中在2.10-2.20元/斤。
按照湖北地區菜籽收購價格2.20元/斤,菜粕價格2700元/噸測算,油廠加工菜籽如果要保持盈虧平衡,菜油價格必須達到8800元/噸,而當前湖北地區進口一級菜油最高價格低于6700元/噸,臨儲菜油精煉后的一級菜油價格集中于6300-6400元/噸。當前主產區油廠收購加工菜籽虧損,加上臨儲拍賣成交的菜油出庫較慢,大約70%的成交庫存并未被市場消化,菜油價格難大漲,后期菜籽壓榨利潤主要依靠菜粕。
6月27日,國家糧食局網站發布消息稱,截至6月20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1018萬噸,同比減少697萬噸;累計收購油菜籽184202噸,同比減少38548噸。往年湖北地區發往外地的菜籽數量較多,今年數量明顯減少,主要因當地菜籽產量大幅下降,僅供本地區消化,同時湖北和四川等地區的菜籽價差不大,貿易利潤有限,缺乏貿易流動。當前主產區菜籽貿易商庫存尚有,農戶菜籽庫存較少,說明菜籽的收購已經進入尾聲,但從數據上看,菜籽收購高峰并未出現,預計今年國產菜籽減產情況或比市場預期中更嚴重。
雖然進口新規推遲到9月1日執行,但5月初營口嘉里,湛江中紡以及廈門銀祥進口菜籽船到國內卸貨均受阻礙,需要出口商提供文件表明已盡力把雜質降到最低,隨后外商同意出具證明文件,廠家才能順利卸船,后期從9月份開始,每噸進口菜籽成本增加約200元左右,而且能否卸貨還不得而知,影響油廠對于后期原料的采購心理。部門油廠無法保障后期菜籽貨源供應,已暫停預售9月以后的菜粕合同,而7-8月份到港進口菜籽所生產的菜粕經過預售已所剩不多,目前防城港楓葉、大海及欽州中糧均已停售現貨,湛江中紡現貨及遠期均無貨可售。
菜粕當前利好因素強勢,主要包括國內菜籽減產、進口菜籽嚴要求、菜粕添加比例或提升等,但豆粕當前面臨7-8月份進口大豆數量較高、生豬存欄數據前景不明確等因素,主要利多因素為成本端美豆價格,美盤近期主要關注月底美豆種植面積,7-8月份關注美豆的天氣市炒作。豆菜粕價差在當前低位震蕩,后期變數為美豆主產區天氣,若天氣出現威脅單產的風險,豆菜粕價差有望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