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7月的暴跌之后,近期豆粕價格漲跌開始沒有規律,從而導致追高追空者叫苦不迭。究其原因,是因為在經過今年4月初至7月底的先暴漲,后暴跌的趨勢性行情之后,市場思路尚未轉變,仍是破位入場策略,導致兩頭打臉。筆者認為,豆粕行情大體上可以分為震蕩行情和趨勢行情,行情節奏不同,需要的操作思路也不盡相同。下面筆者簡述一下行情不同時如何操作的一些個人看法。
首先震蕩行情:做震蕩行情時,首先我們需要判斷以及確定的震蕩區間,震蕩區間一般分為寬幅和窄幅。為了方便判斷,筆者把多數時間價差在100元以內的區間叫做窄幅震蕩行情;價差多數時間在100元以上但沒有出現明顯趨勢的區間叫做寬幅震蕩行情。據悉,震蕩行情出現的時候,基本上是一波上漲或者下跌行情加速之后的反抽,此時的幅度較大,尚不能明確確定。針對這種情況,作為豆粕從業者,應該首先確定基本面的格局,然后根據基本面的實際情況,判斷出接下來出現新的多空因素的可能性,當然這需要一段時間的驗證。如果行情研判準確或者符合預期,剩下的便是逢高空,逢低多的策略,有利潤就平倉,不追求大利潤,這個時候切忌破區間內的整數位入場,因為區間內的整數位暫時已經不具備指導意義。
其次趨勢行情:做趨勢行情,首先需要了解震蕩行情,然后通過觀察和研究基本面的情況,確定其格局改變的時間點。一般在震蕩行情尾聲擇機輕倉試多或者試空,當出現利潤時候,先不急于平倉,而是設置被動止盈,這樣不管行情判斷是否對錯,均能保證不會虧損。趨勢行情分為短期趨勢行情和長期趨勢行情。因為趨勢是從震蕩行情里走出來的,所以做趨勢行情的人需要忍受很多次的輕倉試探失敗,之后止損。然而一旦成功入場,并且趨勢形成,就可以設好被動止盈,之后觀看利潤奔跑即可。
上文雖然講的是期貨,但豆粕而言期現不分家,豆粕現貨也適用這種策略,并且近兩年根據自己經驗提前做好策略,進行操作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并且接受。在供應方控制市場,國內只能被動跟隨的前提下,提前做好各種意外情況的應對,做到震蕩行情不賭單,趨勢行情不死抗,或者做好被動止盈至關重要。
最后,就近期豆粕走勢發表一些看法。美國農業部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中公布稱,截至2016年7月31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72%,前一周為71%,上年同期為62%;大豆開花率為85%,之前一周為76%,上年同期為78%,五年均值為79%;大豆結莢率為54%,之前一周為46%,去年同期為53%,五年均值為57%。到現在北美產區大豆生長依然十分良好,今年該產區的天氣炒作出現的可能性已經基本降至最低了。在基本面沒有利好因素的情況下,美豆難言上漲。外盤不漲,國內豆粕也無法獨善其身,雖然下半年人民幣貶值是大概率,但起碼現在人民幣尚未繼續貶值,這一利多因素只能體現在長期趨勢上。從K線上來看,豆粕指數在2900-3000元區間震蕩一周之后,今日跌破2900元,短線看下方2800元支撐,中線看2750-3000元區間寬幅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