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大豆主產區并未出現市場預期的干旱天氣,加上國內強降雨和高溫天氣的影響,7月份國內豆粕市場價格隨美豆大幅下跌。8月份美國大豆天氣炒作仍有反復的可能,而國內市場隨著高溫等天氣的轉好,下游需求有望逐漸改善,油廠庫存壓力繼續上升的可能性較小,供求關系將小幅改善。8月份豆粕價格可能低位震蕩尋底。
一、7月份豆粕大幅下跌
USDA在6月底發布季度庫存及種植面積報告,其中庫存數據高于預估,種植面積低于預期,當天市場出現大漲。但由于獲利回吐及預期美國主產區天氣好轉,CBOT大豆隨后出現大跌;而在國內市場,7月上旬南方地區多地連續出現強降雨,畜禽和水產養殖受災嚴重,豆粕市場遭受雙重打擊,價格因此也出現大幅下跌。
7月12日USDA發布的月度供需報告顯示美豆新作數據偏利空,舊作數據利多,加上彼時市場預期美豆產區天氣轉為炎熱,CBOT大豆出現一波反彈。國內豆粕市場也有部分參與者低位抄底,價格隨之出現短暫回升。而后氣象資料顯示美豆主產區將迎來有利于作物生長的降雨,并不會出現市場預期的炎熱天氣,CBOT大豆再度大幅下跌,并延續至月底。國內市場天氣也未好轉,南方強降雨之后迎來高溫,北方地區多地而后也出現強降雨,豆粕運輸和消費均受到影響,油廠庫存壓力持續增加,價格也不斷隨盤面下跌。
截止到7月底,沿海地區主要油廠43蛋白豆粕價格在3100元/噸左右,較6月底下跌近400元/噸,基本回歸至5月底的價格水平。
二、美豆進入關鍵生長期 天氣炒作仍會反復
8月份是美國大豆生長的關鍵期,雖然目前氣象機構普遍預期今年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概率下降,但8月份美豆主產區天氣仍有可能反復,CBOT大豆價格也可能隨之波動。另一方面,USDA將在8月份公布首次基于田間調查的客觀單產預測報告,市場頗為關注。
天氣仍是8月份豆類市場最為關注的主題。目前有關天氣的預測對拉尼娜現象的發生出現了一定分歧,7月份幾家主要氣象機構下調了拉尼娜現象發生的概率。美國國家氣象局下屬的氣候預測中心(CPC)發布的月度預測報告里將拉尼娜在2016/17年度秋冬季出現的幾率下調為55%到60%,上月CPC預測的幾率為75%。澳大利亞氣象局7月1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出現拉尼娜天氣的幾率減弱,形成拉尼娜的幾率為50%。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最新報告也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可能出現拉尼娜現象,但如果確實出現,這次的強度也不會達到2010/11年度那次中等偏強的水平。盡管如此,對于8月份的天氣預報顯示,美國中西部地區趨于高溫干燥的預期仍然很強,而這可能威脅大豆單產的潛力。
USDA在8月份公布的供需報告中,將首次發布基于田間調查的客觀單產預測值,商品經紀公司福四通(INTLFCStone)在8月初的預計顯示,美國大豆2016/17年度平均每英畝單產為48.8蒲式耳,遠高于USDA此前的趨勢單產46.7蒲式耳。福四通的預計也是基于農戶調查和其他因素得出。而USDA發布的大豆周度生長進度顯示,大豆各項生長進度指標均為近年高位水平,其中大豆優良率穩定在歷史高位,大豆開花率和結莢率則明顯高于去年和五年均值水平。良好的生長指標顯示著單產水平有提高的潛力。
三、大豆進口雖然縮量 供應壓力仍不減
在國內豆粕市場,8月份豆粕庫存消費比有望小幅回升。一方面國內高溫和強降雨天氣減緩后,豆粕補庫和消費有望改善;另一方面大豆進口高峰期暫告一段落,供應壓力繼續增加的空間不大。
盡管7月份豆粕價格大幅下跌,但在庫存壓力之下,油廠依然保持了較高的開機率,當月全國104家主要油廠大豆壓榨達到720萬噸,較6月份小幅增加。而到7月底,國內油廠大豆庫存壓力依然較為明顯,主要油廠大豆庫存404萬噸,僅比6月底低14萬噸。而在進口方面,我的農產品(12.23 +0.99%,買入)網調查顯示,8月份國內油廠大豆到港預計為107船,約674萬噸,較7月份預期減少82萬噸。因此8月份進口大豆供應減少100萬噸左右,但另一方面,國儲大豆自7月中旬拍賣以來,拍賣進入每周60萬噸的常規化階段,國儲大豆的拍賣將彌補進口大豆的減少量。大豆整體供應壓力仍然較大。
大豆庫存的持續高位,將繼續倒逼油廠保持較高的開機率,預計8月份油廠大豆壓榨將繼續增加,有望達到740萬噸,豆粕產量因而達到585萬噸左右,較7月增加16萬噸。與此同時,7月份受行情下跌及國內天氣影響,油廠豆粕庫存不斷攀升,并達到近年新高水平。我的農產品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底,油廠豆粕庫存高達94萬噸,較6月底增加17萬噸。因此整體豆粕供應將有超過30萬噸的增加。
從需求角度看,雖然豬肉價格從6月份開始出現下跌,但國內生豬存欄仍在繼續回升,農業部數據顯示,6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7%,連續4個月保持增長。從具體的豆粕消費來說,7月份豆粕價格連續大跌,市場觀望情緒強烈,補庫和采購意愿十分清淡,當月油廠豆粕成交僅142萬噸,為一年來最低水平,下游企業的庫存多數處于偏低水平了,后期補庫需求會有所釋放。同時,由于強降雨的影響,包括兩湖等沿江地區豆粕運輸也受到限制,在運輸恢復正常之后,也存在補庫的需求。8月份豆粕的整體需求將因此有所好轉。
替代品方面,8月2日商務部舉行了針對進口DDGS“雙反”的聽證會,市場認為后中國判定美國DDGS傾銷的可能性非常大,屆時將征收懲罰性關稅。部分貿易商為趕在政策出臺前集中進口一批DDGS,7-8月份DDGS將有較為集中的到港。國產DDGS方面,由于粕類市場大跌,酒精企業開工利潤狀況不佳,停機檢修的企業多數延遲開機,基本將延遲到8月底。后期飼料企業有望針對DDGS的使用修改配方,這有利于豆粕的替代使用。
綜合平衡表各項指標分析來看,預計8月份油廠大豆壓榨繼續繼續增加,豆粕產量隨之上升,加上豆粕庫存維持高位,整體供應量有所增加;而豆粕消費在下游補庫的帶動下,有望出現增加,豆粕整體庫存消費比將小幅改善,市場供應寬松狀態有所緩解。
就豆粕價格而言,雖然國內供求關系可能有所改善,但8月正值美國大豆生長關鍵期,而美豆產區天氣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同時,在市場價格大幅下跌之后,市場人氣的恢復尚需更多條件,預計8月份豆粕價格將隨美豆震蕩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