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氣狀況有利于作物生長,美豆近期回落,天氣升水部分也開始被擠掉,基金持續拋售多單。國內進口大豆供應充裕,南方強降雨重挫養殖業,油廠開機率超高,而貿易商拋售影響油廠出貨,更多油廠豆粕脹庫,基本面顯然已偏弱。在美豆產區天氣改善以及基本面壓力的雙重作用下,豆粕期價或延續震蕩下滑態勢運行。
首先,美天氣方面,最新天氣預報顯示,美豆產區8月份天氣有利作物生長,美豆良好的生長狀態及樂觀的天氣前景繼續打壓天氣買盤,甚至市場開始提前交易8月USDA報告的單產。鑒于目前長期氣象預報顯示美國8月份天氣良好,基金繼續削減大豆天氣風險升水,空頭拋售重點也轉向美豆,基金持續拋售多單,美豆跌勢未止,美豆天氣炒作題材降溫同樣削減國內粕類買盤熱情。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及8月份是美豆生長關鍵期,天氣變化仍可能引發盤面劇烈震蕩,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美國種植區天氣狀況。
其次,國內進口方面,大豆供應充裕。天下糧倉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7月份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127船821.4萬噸,略低于之前預期的830萬噸,高于6月份的791.35萬噸。往年7月份大豆進口情況為,2012年7月進口587萬噸,2013年7月進口720萬噸,2014年7月進口747萬噸,2015年7月進口950萬噸,5年平均為765萬噸。2016年1-8月國內大豆進口總量達4761萬噸,與去年1-7月份的4466萬噸增長6.60%。未來三個月大豆到港依然較大,8月份預期到港量為780萬噸,9月份預期為650萬噸,10月份預期為700萬噸。預計2015/2016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增至8341萬噸,較去年同期的7835萬噸增長6.45%,2016/2017年度或進一步擴大至8750萬噸。從統計數據可清晰地看出,當前進口大豆整體供應呈寬松態勢發展。
第三,豆粕庫存壓力漸顯。當前,油廠開機率繼續提高,當前值為54.87%。而貿易商拋售影響油廠出貨,買家提貨速度也較慢,近期以來豆粕出貨遲滯,油廠豆粕庫存不斷增加,因豆粕脹庫停機或限產的油廠也增加。截至7月17日當周,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豆粕總庫存量為78.09萬噸,較前周的76萬噸增加2.09噸,增幅2.75%。基本面壓力漸顯,豆粕價格亦承壓回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月25日,山東日照普通蛋白豆粕出廠價格為3100元/噸,江蘇張家港普通蛋白豆粕出廠價格為3170元/噸,均較月初的3550元/噸附近下降幅度明顯。豆粕現貨價格相對弱勢,在一定程度上對期價將形成拖累。
第四,需求放緩推動作用有限。當前正值炎熱夏季,處于肉類消費淡季,豬肉及禽肉類需求縮減。北方地區禽料需求明顯減少,而南方強降雨對水產養殖影響或大于預期,華東及華中水產需求月環比降幅可能達到15%左右。與此同時,近期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生豬價格轉跌從而導致恐慌性出欄壓縮飼料需求,或使得7月份飼料銷量將有所下降。此外,因降雨不斷,華東地區物流也受影響,從而導致運輸受阻,且強降雨過后,氣溫回升,高溫高濕天氣容易導致病菌滋生,養殖戶擔憂會有疫情發生,進一步加快生豬出欄節奏。當前,作為生豬養殖業的指標性數據生豬存欄量及能繁母豬存欄量均處在相對低位水平運行,顯然不利于飼料的消耗,進而對豆粕等飼料原料行情的推動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