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大豆的定價權在美國,按照以往的慣例,每年到了8月份以后,都是美國大豆市場利用天氣拉升大豆價格的階段,可是今年大豆種植挺進到8月,美國大豆市場卻表現平平,總在叫囂的拉尼娜又能否對世界大豆的產量造成影響呢?
先來看看我國,目前我國近半數的大豆進入了結莢期,此時如果產區濕潤多雨,就會對產量大有裨益。那么現實情況是否會如此呢?
從中央氣象局未來十天的降水分布上來看,大豆產區的雨水堪稱豐沛,尤其是東北地區東部,累積雨量將達到30~50毫米,局地70~80毫米,利于土壤增墑,對大豆結莢鼓粒有利。將會令短期期貨市場走勢稍顯低迷。
同樣處于結莢鼓粒期的美國大豆似乎也是如此。這是因為今夏以來美國天氣總體利于大豆生長,優良率很高。預計未來一周,美國產區降水將較常年偏多,可以增加部分產區的土壤墑情,對大豆生長還算有利。這勢必將令美國期貨市場繼續承壓。
如此來看,近期天氣情況對中美大豆產量形成都是有利的。那么總是宣稱要威脅產量的拉尼娜在哪兒呢?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2日宣布,7月起全球已進入了拉尼娜狀態,但8月會有暫時回暖。拉尼娜對我國來說意味著濕潤多雨,而對美國來說卻意味著降水明顯減少、出現干旱、大豆單產下降。目前來看,我國確實已經是出現了多雨情況,利于大豆增產;但在美國,氣溫與降水一直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壓制干旱的發展,未來恐怕也難有大的影響,也正因如此,大豆遲遲得不到有效的天氣炒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 8—9月,美國大豆處于關鍵生長期,如果拉尼娜天氣在9月之前形成,會對美國大豆的產量造成損害。大豆或許會延續前期的漲勢,反之,拉尼娜天氣在9月之后形成,則會刺激產量的增加,這種情況下,大豆價格也會弱勢下滑。可以說未來全球大豆市場的供需變化自然仍由產區天氣決定,其最終也會決定大豆價格的漲跌。
綜上所訴,大豆市場短期受主產區良好天氣打壓,價格小幅震蕩下滑,中長期走勢取決于天氣是否能持續良好,會重點關注并為大家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