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大豆市場 » 正文

東北滿地大豆景象能否重現

  作者: 來源: 日期:2016-08-30  

  今年黑龍江大幅度上調2015年度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每畝補貼130.87元,與2014年每畝補貼60.5元相比,翻了一倍還多。補貼力度之大超出了很多農民的預料。眼下,補貼資金正陸續發放到農民手中,拿到補貼后的農民能否恢復種植大豆的信心?東北滿地大豆高粱的景象能否重現?《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研。

  價格補貼落到實處

  剛剛拿到大豆種植補貼的黑龍江寶清縣尖山子鄉三道林子村農民呂子春心里著實有些高興。2014年補貼力度小,種大豆幾乎沒賺錢。2015年他種了200畝大豆,加上補貼,每畝純收入130元左右。他今年種植了500畝大豆,300畝玉米,希望還能有個好收成。

  現在農民種地看市場也看政策,農業政策的變化直接影響農民種地的選擇。呂子春說,5年前種大豆效益不錯,他選擇種植大豆,后來連續多年玉米臨儲價格不斷提高,大豆與玉米收益差距越來越大,他就不斷擴大玉米種植面積,縮減大豆種植面積。今年國家取消玉米臨儲政策,玉米價格下跌,同時逐步提高大豆補貼水平,他就擴大大豆種植面積,縮減玉米種植面積。這兩年大豆補貼政策出臺時間太晚了,他希望每年春播之前公布上一年度補貼政策,有利于農民根據補貼水平選擇種植品種。

  現在土地流轉十分普遍,大豆補貼對土地承租人或是土地出租人就變得十分重要。據了解,黑龍江大豆補貼對象是大豆合法實際種植面積的實際種植者,包括農民和企事業單位。土地承租人在與土地出租人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專門就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如何分配進行約定。

  嫩江縣長江鄉金石村人杰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邵人杰已經從土地出租人那里收回屬于合作社的那一部分大豆補貼。去年,合作社與農民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約定大豆補貼對半分,因為干旱大豆大幅減產,每晌大豆產量由以前的近5000斤下降到3600斤,一年下來合作社虧損60多萬元。如今大豆補貼提高到每畝130.87元,合作社拿到一半補貼,虧損降到20萬元。今年合作社與農民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重新約定,每坰地大豆補貼低于1000元補貼全部給合作社,如果補貼高于1000元就對半分。他希望大豆補貼實行“誰種補貼誰”的原則,這樣有利于調動農民種大豆的積極性。

  補貼能否落實到位也是農民十分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中發現,個別基層干部沒有認真落實補貼政策,瞞報種植面積,導致一些農民無法拿到合理的補貼。農民們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督,保障補貼能夠真正落實。

  提高國產大豆競爭力

  黑龍江海倫市海北鎮長安村現代農機合作社擁有3萬多畝耕地,今年出于輪作的需要全部種植大豆。理事長杜振濤表示,2015年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力度大,希望2016年還能保持這個補貼水平。

  海倫市是有名的優質大豆之鄉,近年來,隨著大豆與玉米種植收益差距的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去年大豆種植面積一度下跌到170.6萬畝,今年海倫市提出大豆復興計劃,大豆種植面積恢復到220萬畝至225萬畝。

  海倫市農業局主任科員郭長生認為,海倫市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的首要原因是國家推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消玉米臨儲政策,加大大豆補貼力度,鼓勵大豆玉米輪作,調動了農民種豆的積極性。為了復興大豆產業,海倫市優化大豆種植結構,將大豆種植品種從20個減至3個優良品種,主要種植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和芽豆;發展大豆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條,帶動優質大豆生產基地建設;整合倉儲物流和現貨交易體系,打造電商平臺,把優質大豆銷往全國各地;發展豆制品加工小微企業,帶動當地豆制品產業發展。海倫市計劃未來大豆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200萬畝以上。

  種植面積的恢復有利于提高國產大豆競爭力,促進種植結構的優化。今年農業部發布的《關于促進大豆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大豆面積達到1.4億畝,比2015年增加4000萬畝。黑龍江是我國大豆重要主產區之一,大豆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近年來大豆種植面積一度下降到3600萬畝左右,2014年黑龍江實行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以來,大豆種植面積止跌回升,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已恢復到4200萬畝左右。

  黑龍江大豆協會會長唐啟軍表示,大豆補貼大幅度上調彌補了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有助于大豆種植面積實現恢復性增長。

  信心恢復尚需時日

  要復興大豆生產,最重要的是恢復豆農的信心。記者了解到,雖然實行目標價格補貼后,豆農收益有所提升,大豆種植面積有所恢復,但不少農民恢復種植大豆的底氣仍然不足。

  大豆比較效益低是影響農民信心的根本因素。哈爾濱市呼蘭區石人鎮城子村農作物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李洪軍已經連續兩年沒有種植大豆了。他早年種植大豆,剛開始收益還不錯,從2011年開始,隨著玉米價格上漲,土地租金水漲船高,大豆比較效益越來越低,甚至出現虧損。考慮到非轉基因大豆油有市場,他想過加工非轉基因大豆油,可豆餅行情不好,最后也不了了之。去年開始他徹底放棄大豆,改種玉米和馬鈴薯了。現在國家推行馬鈴薯主食化,馬鈴薯市場行情好時,每畝種植收益能達到2000元左右。他告訴記者,他周邊有不少農民和他一樣,都是因為比較效益原因棄種大豆。

  恢復豆農的信心,除了需要持續穩定的大豆補貼政策,還需要其他配套扶持政策。邵人杰雖然今年全部改種大豆了,但他對收益并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們合作社2013年成立至今沒有享受到什么扶持政策,經營十分艱難,想購買大型聯合收割機擴大生產,但苦于沒有資金,也貸不到款。他希望當地政府也能夠給合作社更多扶持政策,為農民貸款提供更多便利。

  唐啟軍認為,現在大豆補貼大幅度提升后收益仍低于玉米,這不利于大豆種植面積恢復,未來還需要通過提高大豆單位面積產量來提升大豆收益及縮減收益差。從目前來看,國家應持續加大大豆補貼力度,同時,土地租金占到種植成本的60%以上,如果國家能考慮適當給予一定的地租補貼,降低租地成本,可以有效引導農戶轉種大豆。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