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美國新作大豆面積大幅增加,隨著巴西大豆豐產、裝船順利且數量大幅增加,價格也低于美豆30~50元/噸,鑒于美豆期貨盤面比較強勢,隨著價格上漲時間的推移,利空因素逐漸壓制盤面價格導致其回落。
分銷價格明顯高出合理利潤
截至2月13日,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報價:廣東黃埔港3700元/噸,上海港3720元/噸,江蘇南通港3700元/噸,山東日照港3710元/噸,天津港3720元/噸,遼寧大連港3740元/噸。港口進口大豆平均分銷價3711元/噸,比春節前下跌30元/噸,比2月份進口美豆到港均值(3488元/噸)高出223元/噸,比上周五美豆期貨3月合約收盤價(1059美分/蒲式耳)計算的到港理論成本(3595元/噸)高116元/噸。
從當前的港口分銷價格看,明顯高出合理利潤,現貨明顯強于期貨價格,是近幾年很少出現的情況。其原因主要是春節前進口大豆到港延期,南方治理環境污染導致油廠停產或減產,連鎖反應到現貨市場豆粕暴漲,帶動港口分銷大豆價格非理性上漲。筆者預計,2月份港口分銷大豆價格將出現震蕩,3月份呈下跌走勢。
進口分銷大豆壓榨虧損
據測算,去年12月份船期、今年1月份到港的進口美國大豆成本均值為3418元/噸,今年1月船期、2月份到港的進口美國大豆成本均值為3488元/噸,月環比上漲70元/噸。目前港口大豆分銷價格3711元/噸,由于現貨市場豆粕和豆油價格難以統計,故采用公認的期貨市場價格,對應上周五、豆粕期貨1705合約收盤價2997元/噸、豆油收盤價6956元/噸,壓榨利潤=(豆粕2997元/噸×出粕率79.5%+豆油6956元/噸×出油率18%)-港口分銷大豆價格3711元/噸=虧損76.3元/噸。加工費抵消基差,進口分銷大豆壓榨虧損,企業將相應減少需求量或者停止壓榨進口分銷大豆。
美豆新作面積增幅超預期
距離美國新季大豆播種還有不足3個月時間,由于美豆種植面積增長幅度與大豆、玉米比價呈現比較明顯的正相關性。根據歷史數 據統計,當大豆、玉米比值超過2.3,大豆種植面積同比傾向出現2%以上的增長;當比值低于2.3,大豆種植面積傾向不增長或減少。
以上周五美豆期貨3月合約收盤價1068.6美分/蒲式耳除以美玉米期貨3月合約收盤價373.6美分/蒲式耳,比值為2.83,遠超2.3,若今年3月該比值依舊高于2.3,大豆種植面積將繼續保持較好增長態勢。
美國現貨市場,2016/2017年度美國大豆農場平均價格預計為每蒲式耳9~10美元,目前現貨價格位于該價格范圍的上端。許多分析師認為,2017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大幅增加,大豆將搶奪玉米耕地,因為大豆種植成本更低,大豆與玉米的價差支持大豆種植。
1月份美國農業部預計其冬小麥播種面積為3238萬英畝,比上年減少375萬英畝,這將是1909年以來最低水平,麥田有改種大豆的預期。FarmFutures公布的一項農戶調查顯示,美國農戶今春將種植超過9000萬英畝的大豆,較去年創紀錄高位增加約700萬英畝。調查顯示,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為9052萬英畝,高于2016年的8340萬英畝。調查預計,美國玉米種植面積為9049萬英畝,低于去年的9400萬英畝。如果確實如此,這將是1983年以來大豆種植面積首次超過玉米。筆者預計,美國玉米、小麥兩個品種轉播大豆的面積有可能超過市場預期,關注3月底出臺的2017年美國大豆種植意向報告。
由于目前港口大豆分銷價格明顯高于進口大豆到港均值成本,并且也高于盤面理論進口成本,春節后美豆期貨上漲,僅僅縮小期現價差,只有當進口理論成本高于港口分銷價格并且持續一段時間后,分銷價格才能實質性上漲。
2月巴西出口同比或增1倍
船運調查機構WilsonSons公司發布的最新巴西裝運日程表顯示,因新豆供應增長,2月份巴西大豆計劃裝船量比上年同期提高45%。此外,2月份巴西預計將有470萬噸大豆運往海外市場,比2016年2月份出口量高出1倍還多。今年2月份巴西對中國裝運大豆的貨輪數量比上年同期高出1倍,中國是巴西大豆的頭號買家。
預計巴西已對中國裝出40萬噸,目前約有600萬噸待裝至中國,還有已到港的待裝大豆28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