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階段,我國豆粕市場的基本面相對較為清晰,在春節假期后一周的放量補庫之后,我國終端市場基本處于執行前期合同以及加快提貨的狀態之中,而油廠整體開機水平的大幅回升,則使得上游企業豆粕庫存持續上行。而市場需求的響相對清淡加上外盤的偏弱振蕩,則使得豆粕現貨基差雙雙走弱。而由于缺乏新的合同成交量,因而油廠豆粕未執行合同量開始出現明顯回落。美西北港口集港裝運延遲影響仍在發酵,預計3月中旬前進口大豆到港節奏延遲將會影響分油廠開機,而來自環保要求設備升級改造的因素,也使得一部分油廠在3月中旬前后停機檢修或環保限產,或將給羸弱的市場帶來一定支撐,尤其是主流油廠榨利的整體偏弱或將持續影響到工廠的開工節奏和后續采購計劃。本文試對近月我國大豆油廠為何扎堆停機,且停機檢修時間明顯提前作如下分析:
其一,中國政府環保防治行動持續升級,部分大豆油廠停機限產或將成“家常便飯”
往年,中國大豆油廠集中季節性停機檢修的時間段一般是夏季,而今年整體時間則明顯提前,而事實上自去年環保督察組陸續入駐各省市之后,我國大豆油廠停機限產的消息就不絕于耳。華北、山東以及廣東等地區大豆油廠的開工節奏均因霧霾、排污治理要求而受到影響,也給當地市場及周邊的供需格局及提貨安排帶來一定影響。根據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時間表,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決戰之年,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將持續加碼;這對于生產工藝流程需要大量(火力發電)蒸汽的大豆油廠而言,則意味著一旦面臨環保治污問題,停機限產或將成為“家常便飯”,而3-4月期間我國部分大豆油廠停機升級改造生產設備,也是為了應對環保升級的無奈之舉;此外兩會將于3月初在北京舉行,或也將成為影響部分地區油廠開機的因素之一。
其二,持續惡劣天氣致美國部分港口大豆集港速度放緩,我國油廠“巧婦乃為無米之吹”
今年1月份以來,持續的暴風雪、雪崩以及強降雨引發的洪澇,嚴重影響美國各產區玉米、大豆以及小麥對港口的發貨,尤其是美西北口岸的糧食谷物油籽出口更是因此而受到延遲,這從近階段USDA發布的一系列運輸物流數據可見一斑。根據數據顯示,通過鐵路運往美國境內各港口谷物周度數量,從2017年1月初的883車皮降至目前的159車皮,兩個月不到期間的降幅高達81.99%。與此同時,受到雨雪天氣及洪澇的不同程度影響,美國境內密西西比河所有河段駁船的谷物運輸量從2016年11月中下旬131.3240萬噸峰值,降至12月下旬的64.0124萬噸低值,降幅高達51%,隨后至今維持在60-80萬噸區間。所以天氣問題所造成的谷物油籽集港裝運出口速度的延遲,便直接影響到中國市場的大豆到港節奏,預計6月份的實際到貨量約為600萬噸,較此前預期偏低50-80萬噸。但遲到不代表不到,預計4-5月期間的進口大豆到港壓力將會進一步釋放。
其三,中國油廠榨利持續惡化暫難緩解,通過控制壓榨和采購節奏來調節供應
目前,中國油廠的進口大豆采購仍在等待榨利修復,此前國內豆粕期現貨價格的全面走軟,使得油廠榨利也大幅回落,這也意味著油廠將逐漸通過壓榨和采購節奏的調整來逐步支撐國內豆粕價格。2月至今美國對中國已裝出220萬噸大豆,按此速度推算2月全月將對中國裝出300萬噸。當然這需要美西裝運恢復。美西對中國仍有103.1萬噸大豆待裝。2月巴西將裝出500萬噸大豆,其中對華400-450萬噸。美國和巴西整體來看---2月對中國將裝出700萬噸。去年2月裝船量僅為622.2萬噸。而3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或僅為600萬噸,遠低于市場之前預期,而在2月份油廠開工量整體上升的背景下,國內大豆庫存面臨下滑,屆時也將給現貨價格形成支撐。此外中國采購進口大豆的節奏,4月進度50%-60%,預計目標850-860萬噸,而由于近遠月大豆進口榨利持續不佳,若裝運進一步延后,可能影響后期采購進一步放慢,需要給出較好的利潤刺激進口,或者調減采購目標以及壓榨節奏來修復榨利,綜合來看后期油廠榨利的回升或將更多依賴國內盤面價格相對美盤上漲來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