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豆粕現貨市場萎靡不振,已連續兩周下跌,截止3月16日,沿海豆粕價格已下降至3000-3060元/噸一線,較3月6日跌30-200不等。
影響國內豆粕現貨行情跌跌不休因素簡析:
1.美盤大豆破位下挫,給豆粕市場帶來壓力
南美大豆豐產壓力影響在持續發酵,續上周四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預估,最新預期巴西2016/17年度大豆作物產量增長,并促使其下調美國出口預期并上調美國大豆年末庫存預估,之后,私人分析機構Informa Economics將美國2017年大豆種植面積預估上調至8,870萬英畝,高于1月預估的8,864.7萬英畝。 以及美豆出口速度放緩等壓力之下,最新再添新利空,美國大豆壓榨數據利空,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公布,美國2月大豆壓榨量降至1.42792億蒲式耳,低于預期,且為9月來最小月度大豆壓榨量。令美盤大豆連跌第八日至五個月低點,已跌破1000關鍵支撐位,截止3月15日,CBOT大豆收盤998美分,為去年10月14日以來的最低收位,本月迄今,大豆期貨跌逾50美分。大連盤豆粕期貨也跟隨持續下跌,截止3月14日,大連盤豆粕M1705合約收盤2844元/噸,較3月6日的2962跌118元/噸,雖然3月15-16號出現震蕩溫和反彈。但期貨市場極度低迷局面,給國內豆粕現貨市場帶來沉重的壓力。
2.終端需求疲軟,豆粕出貨緩慢
因三月份為養殖業需求淡季,生豬及禽類養殖仍處于低迷態勢,市場需求疲軟,豬價大幅下跌。受生豬價格下跌影響,使得養殖戶對仔豬補欄的觀望情緒增加,補欄熱情減緩。而禽料養殖仍處于虧損局面,禽流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導致禽類產品需求疲軟,同樣影響養殖戶補欄意愿,而水產養殖業尚需時間,預計南方地區水產養殖將于清明節后開始慢慢啟動,豆粕終端需求緩慢,恢復尚需時日,這也令近期油廠豆粕出貨速度放緩,從我們統計的38家油廠提貨量來看,本周(周一至周三)豆粕日均提貨量7.064萬噸,低于上周日均提貨量7.40萬噸。廣東除中糧外,大多油廠已開始催提貨。而本周豆粕成交情況來看,截止本周三,豆粕日均成交量16.58萬噸,低于較上周日均成交量19.99萬噸,且其中大多為遠期低價基差合同成交。
3.基差逐步走弱
豆粕出貨速度放緩,而4-6月大豆到港同比將增14%,4月中下旬開機率將重回超高水平,市場預期基差將繼續走弱,而近期基差價格也在不斷下降,目前4-5月基差基本已下降至120-140左右低位,6-9月基差也到100-130左右,已接近部分買家的心理價位,因此,近期遠期低價基差成交一直保持不錯局面,但按目前連盤豆粕M1705合約2856元/噸,M1709合約2878元/噸價格核算,豆粕4-6月點價成本僅2976-2996元/噸,6-9月2978-3008元/噸,可見,這已奠定后期低價基礎,而這也令飼料企業采購積極性減弱,影響豆粕需求,市場看空氣氛濃郁。
4.國內豆粕供應充足,打消3月份缺貨顧慮
雖然因大豆未接上及豆粕脹庫等原因,近兩周油廠開機率大幅下降,但這僅對此前超高水平的豆粕庫存量進行消耗,截止目前,沿海豆粕庫存量由上月底的87.81萬噸高水平下降至72.98萬噸,下降16.88%,與去年同期的74.51萬噸基本相近,但仍接近高水平,按往年的情況來看,沿海豆粕價格接近80萬噸左右或以上,處于豆粕庫存量較高,且出現供應壓力局面,在50萬噸以內處于供應偏緊局面,因此,目前全國豆粕整體供應充足,暫不缺貨。而從區域性方面來看,因近期東北地區開機率下降,豆粕供應相對偏緊,這令山東及華北地區豆粕流入東北地區增多,但因山東地區豆粕下降幅度較快,山東低價豆粕銷往東北地區的量又相對較多,這也令上周山東地區豆粕庫存量下降速度加快,但這也影響華北地區銷往東北市場的份額,令此前一直居高不下的華北地區豆粕也逐步下降至親民水平。 而南方市場來看,因開機率較高,福建及廣東地區豆粕供應充足,部分油廠豆粕甚至開始催提,因此,在豆粕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豆粕價格持續下跌。
正是以上利空因素影響,國內豆粕現貨價格低端價格已跌至3000元/噸附近。 巴西大豆收割進展順利,豐產在望,及今年美豆播種面積大增,美豆承壓,整體弱勢難改。加上國內基本面壓力仍存,國內豆粕現貨價格走勢仍偏弱。但持續下跌后,期貨盤面有技術反彈需求,3月16日亞洲電子盤大豆出現反彈,3月15-16日國內豆粕現貨跌勢也已有所放緩,部分甚至出現小幅反彈,短線不排除跟盤弱勢小反彈可能,但整體弱勢格局尚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