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豆粕期貨期權(以下簡稱“豆粕期權”)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順利掛牌上市,一周來,豆粕期權市場流動性適中,單位客戶參與積極,隱含波動率逐漸下降并向歷史波動率回歸,市場整體運行理性、穩健。
市場運行平穩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的4個工作日里,豆粕期權共計成交7.1萬手(單邊,下同),成交額6400萬元,持倉量呈每日遞增趨勢,4月7日收盤后持倉量3.2萬手,較上市首日增長1倍。豆粕期權成交量、持倉量分別占標的期貨的2.7%和2%,日均成交持倉比為0.72,處于合理水平。其中投資者對看漲期權略顯偏好,看漲期權、看跌期權成交占比分別為54%和46%,持倉量占比分別為53%和47%。
在已掛牌期權系列中,m1709系列合約交易最為活躍,其成交量占豆粕期權總成交量的52.4%,持倉量占比47.6%,其次為近月m1707系列,成交量占比18.9%,活躍度高于以期貨市場次主力合約為標的的m1801系列,m1801系列成交量占比為17.1%。
期貨副總經理裴英劍表示,豆粕期權上市后的四個交易日運行平穩,持倉量表現出持續上漲的勢頭。雖然后幾個交易日成交量較首日有所減少,但也符合市場預期,不同類型客戶的成交比例十分合理。同時,豆粕期權m1707系列成交較為活躍,成功地帶動了相應期貨合約成交規模的增長,對于國內期貨近月合約不活躍現象的改善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雖說豆粕期權上市以來的交易日數僅為4天,但總體來看,整個交易狀況已經呈現相當多的合理性。從標的期貨與期權價格的連動、期權價格之間的相互關系,都體現了一定的規律,這表明除了做市商發揮了應有的功能之外,其他市場參與者也都理性的看待并參與豆粕期權交易。雖然目前整個期權市場的交易規模相較于期貨市場還有較大差距,但已經可以看到未來豆粕期權穩妥運行、理性成長、探索與發揮市場功能的影子了。”永安期貨期權總部總經理張嘉成表示。
隱含波動率向歷史波動率回歸
從價格走勢來看,豆粕期權定價合理有效。所有期權實值合約價格總體高于虛值合約,遠月合約價格高于近月合約,未出現價格倒掛現象,市場無明顯套利機會。從波動率方面看,各期權系列的隱含波動率均處于合理范圍,不存在異常情況。豆粕期權隱含波動率在清明節過后也持續回落,其中持倉量最大的豆粕期權m1709系列平值期權合約隱含波動率在4月7日降至13%左右,基本貼近于標的期貨的歷史波動率。
裴英劍分析,豆粕期權上市后恰逢美國農業部報告發布和清明節假期,所以首日期權隱含波動率較高,但隨后隱含波動率逐漸回落并向歷史波動率回歸,這些變化良好地反映了市場實際情況及預期,期權價格與波動率發現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發揮。且由于有做市商的存在,市場的價差相對合理,并未出現價格嚴重偏離的情況,這也更加有利于吸引各類投資者的進入。
從投資者參與情況看,豆粕期權上市以來單位客戶參與積極,參與交易的單位客戶數量穩步上升。截至4月7日,參與期權交易的客戶數為589個,其中單位客戶數169個,較上市首日增長39個。單位客戶成交量和持倉量占比分別為66%和67%。從做市商參與情況看,豆粕期權上市以來,10家做市商較好地完成了持續報價和回應報價義務,有效促進了市場合理價格的形成,做市商功能初步顯現。
期貨期權部負責人王鼎認為,豆粕期權上市以來穩健的運行符合了交易所“穩起步”的管理目標。雖然目前期權市場的準入制度較為嚴格,但投資者質量和參與積極性都較高,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機制下,各期權合約價格真實、合理,給市場提供了一個更為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相信期權市場會健康發展,功能將會逐漸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