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長假對豆粕行業的從業者來說,不是一個快樂的假期,假日期間,CBOT大跌連續兩日大跌,一度跌至910美分/蒲式耳附近。節后豆粕市場也跟隨大跌,連盤豆粕主力合約下跌幅度超過3%,一舉逼近2600關口,現貨市場也紛紛下跌,多地跌破2700元/噸。但這還不是最慘的,經過昨日大跌,豆粕價格走勢形態上更為難看,下跌空間被打開,而且節后豆粕市場庫存創出新高,后期不容樂觀。
CBOT大豆此輪大跌始于巴西總統貪腐事件,而隨著南美大豆收割接近尾聲,南美大豆產量豐產成為定局,同時,美國大豆種植天氣表現樂觀,截至5月21日當周,美國18個大豆主產州的大豆播種進度為53%,上年同期為53%,五年均值為52%;美豆出苗率為19%,去年同期為20%,五年均值為21%,各指標顯示美豆開局基本正常。CBOT大豆因此壓力重重。
而國內豆粕供應壓力也繼續增加,我的農產品(8.80 -1.57%,診股)網數據顯示,截止到5月28日當周,國內油廠豆粕庫存超過100萬噸,達到102.66萬噸,創出歷史新高,部分地區油廠脹庫現象加重。由于榨利虧損,加上7月份開始正式下調增值稅,6月份部分船期推遲,大豆到港將低于預期水平。但目前油廠大豆庫存仍然偏高,6月份大豆供應壓力依然巨大。截止到5月28日當周,油廠大豆庫存達到484萬噸,創出年內新高,遠高于前三年同期水平。
大豆高庫存下油廠被動保持高開機率,5月份油廠大豆壓榨量周平均達到180萬噸,6月份第一周未見下降,仍然在180萬噸之上。另一方面,在價格大幅下跌過程中,下游拿貨和訂合同積極性不高,我的農產品網跟蹤顯示,5月份油廠豆粕銷售非常清淡,全月僅成交200萬噸,是年內除春節當月(1月份)之外最差的一個月。到5月底,油廠未執行合同量低至322萬噸,處于年內低點,這可能會導致油廠6月份銷售壓力加大,不利于油廠層面挺價。
簡而言之,大跌之后市場心態依然處于弱勢之中,加上國內大豆和豆粕庫存高企,后期市場壓力將由貿易商向油廠轉移,短期宜保持觀望,不宜過早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