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歸來后首周,豆粕期價接連走出三連陽態勢,主力合約M1905報收于2698,當周上漲2.78%,漲73。該漲幅為自2018年10月下旬大跌以來迄今表現最好的一周,受期價連續上漲的反彈勢頭影響,現貨從此前一片悲觀,黯淡至極,逐步出現復蘇,市場中的活躍氣氛開始顯現,中下游企業詢價拿貨較節前明顯增多。然開年之初的反彈行情,后市還能走到何時,有多大的空間呢?
一、期現聯動 助推豆粕反彈
伴隨著豆粕期價的逐步反彈腳步,全國油廠的現貨成交同樣明顯回暖,節節回升。從下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自2018年豆粕期價見頂回落,一路單邊下挫以來,現貨成交情況幾乎同樣追隨期價萎靡不振態勢。直至近日,在期價的三連陽反彈勢頭下,現貨同樣出現了聯系性成交情況良好局面,一舉打破此前低位地量態勢。前一次出現的成交較好局面在18年12月12日,當時成交情況頗好主要受益于部分油廠售賣6-9月M1905+30的遠月基差,但成交量較好局面僅僅維持一天,因市場反響平平,從而迅速回落,轉為較長時間的低迷態勢。這一期間,豆粕期價同樣以震蕩弱勢下行為主基調。
二、中美新一輪談判在即 望解美豆高庫存燃眉之急
1月4日上午,中美雙方舉行副部級通話,確認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將于1月7日至8日率領美方工作組訪華,與中方工作組就落實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重要共識進行積極和建設性討論。隨著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即將到來,當前市場充滿較多樂觀因素,期許能夠有更大的進展,從而讓我國進一步加大美國大豆的采購量,緩解美豆當前超高庫存困局。從上月的USDA公布的月度供需報告來看,美豆出現創歷史記錄的2600萬噸結轉庫存。但在G20峰會后,12月初我國已開始采購300萬噸的美豆作為儲備。對于新一輪的談判,市場樂觀預計,如果雙方貿易磋商順利,則有望加大美國大豆的采購,緩解美豆極高庫存的燃眉之急。
三、天公不作美 南美天氣炒作漸起
上月USDA給出巴西新作大豆再創紀錄的高預估產量1.22億噸,較前一次增加150萬噸。但12月巴西天氣不利,部分大豆產區出現干旱天氣,尤其以帕拉納州預計損失最為嚴重。隨著巴西天氣欠佳,機構福四通國際目前將巴西預估產量下調至1.1625億噸,較上月USDA1.22億噸下調近600萬噸。此外,由于今年的巴西部分新作大豆播種較早,早播種大豆將陸續迎來收割,因此接下來的天氣是否良好顯得更加重要。但不管如何,下一次的USDA月度供需報告勢必下調巴西產量預估。另一方面,阿根廷部分大豆產區出現暴雨,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根廷大豆播種進度情況整體良好。最新數據顯示,阿根廷的播種89.7%,好于去年同期87.5%以及五年均值86.8%。因此,目前市場阿根廷方面的天氣尚未出現對大豆產量實質性的損失,市場更多的擔心后續出現更多的暴雨引發洪災的可能。
四、國內傳統佳節將至 年關備貨正當時
由于整個12月的國內豆粕市場處于冰冷至極,毫無波瀾的局面的局面,豆粕期現價格更是一路走低。從而導致現貨市場下游采購心態疲軟,暫且觀望思想占據主流。反過來作用貿易商出貨更加艱難,油廠豆粕庫存大多不斷累積。哪怕是在豆粕期價跌破2700,逼近2600關口,部分飼料企業采購心理逐步認可這一價位后,依舊大多以隨用隨采,維持低位庫存,等待最后確認見底再做備貨打算。正是在此背景下,終端維持較長時間的極低渠道庫存,在豆粕期價連續反彈后,終于開始按耐不住此前淡定的觀望心態,開始積極入市詢價采購。真可謂不是不采,而是時候未到。
綜上所述:隨著外盤美豆因對中美貿易談判較為樂觀,加之南美巴西天氣干旱令此前高預估產量下調,美豆有望延續反彈。但總的來看,由于此前中美貿易摩擦,美豆錯失出口良期,后市將面臨巴西大豆出口競爭局面,且就算巴西下調600萬噸的產量預估,在阿根廷新作不出現實質性減產事件前,全球大豆依舊維持供應寬松大局。美豆樂觀有望在1月月度供需報告前后,逐步反彈至950美分/蒲一線,在到達目標位置后,進一步上行壓力將明顯增大,且談判依舊有一定的反復可能。
而國內連粕方面,在經歷了三連陽開局后,后市反彈空間依舊存在,樂觀先看至2750一線,如若屆時盤面資金活躍,則有希望探至2800。但隨著反彈高度上升,連粕將面臨國內油廠進口大豆的壓榨利潤的有效修復,盤面做多動能減弱,出現獲利了結及套盤賣盤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