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報道:前期,沿海油廠因豆粕脹庫或檢修開工率降低,豆粕產出下降,加之下游節日備貨增加,豆粕供應偏緊。受此影響,1月中旬以來,大連豆粕期貨小幅反彈。展望后市,南美大豆豐收在望,外盤漲幅受限;國內壓榨恢復,豆粕供應增加而需求難有好轉。預計春節前后豆粕期貨將維持偏弱振蕩走勢。
南美豐產依舊 外盤漲幅有限
前期由于巴西出現干旱,有關機構不斷調低其大豆產量,加之中國國營機構重啟美豆進口,美豆價格自1月中旬反彈。不過,目前巴西大豆已經開始收割上市,雖然產量不及前期預期,但仍屬偏高水平。加之阿根廷產量有望恢復,與去年相比南美整體增產概率較大。因此,我們認為美豆不存在持續上漲基礎。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巴西部分大豆主產區出現干旱,市場咨詢機構紛紛下調巴西大豆產量。比如巴西農業部下屬的國家機構Conab將2018/2019年度巴西大豆產量下調至1.188億噸,低于去年創紀錄的1.194億噸,但仍為歷史次高水平。截至1月23日,阿根廷大豆播種已經完成99.3%,高于一周前的98.8%。目前,阿根廷大豆主產區降雨較為充沛,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洪水,不大可能出現去年那樣的嚴重旱情,阿根廷大豆產量有望實現恢復性增產。阿根廷和巴西豐歉相抵,本年度南美大豆增產概率較大。
雖然中國部分放開美豆進口,但美豆出口檢驗數據依舊慘不忍睹。據美國農業部出口檢驗周報顯示,截至1月24日當周,美豆出口檢驗量為92.94萬噸,低于一周前的113.22萬噸。迄今為止,2018/2019年度美豆出口檢驗總量為2046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38.8%。
大豆壓榨恢復 進口預期增加
新年以來,由于豆粕脹庫或停機檢修,國內油廠大豆壓榨開工率連續三周維持偏低水平,周壓榨徘徊在160萬噸左右。而隨著下游備貨增加,提貨量上升,油廠豆粕脹庫緩解,加之油廠檢修結束,全力恢復生產,油廠大豆壓榨量大幅度回升。據監測,截至1月25日當周,全國各地油廠大豆壓榨量上升為186.14萬噸,較前周的168.94萬噸增加17.2萬噸,增幅為10.18%。為連續第二周增加。
另外,目前油廠大豆高企,而且預期到港量同樣偏高,為豆粕生產創造條件。據監測,截至1月25日,沿海油廠大豆總庫存為540.24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根據船期統計,1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將為597.3萬噸;2月400萬噸,較前周預估增20萬噸;3月590萬噸,較前周預估增30萬噸;4月850萬噸;5月910萬噸。
非洲豬瘟肆虐 豆粕需求堪憂
去年8月,國內開始出現非洲豬瘟疫情,由于尚未有疫苗以及治療辦法,疫情仍在不斷蔓延中。截至目前,共有25個省份發生104起非洲豬瘟疫情,累計撲殺91.6萬頭。更為不利的是,非洲豬瘟疫情出現,對下游豬肉消費以及養殖戶補欄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擊,豬肉價格不振影響養殖利潤,豬瘟疫情蔓延使得養殖戶不敢補欄,預計春節后生豬存欄量將繼續走低,幅度將超過20%。作為最重要的豆粕需求下游,因非洲豬瘟疫情導致的豆粕消費量下降缺口很難由其他養殖產品予以填補,春節后國內豆粕需求繼續下降將是大概率事件。
總之,豆粕期貨反彈乏力,春節前后繼續低位振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