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周五(3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2月份中國進口大豆446萬噸,創下過去四年來的同期最低水平,較2018年2月份減少17%。
大豆進口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以及國內豆粕需求低迷不振。
分析師稱,大豆進口下滑主要是因為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此外,近期中國進口商也沒有采購多少巴西大豆,因為中美可能達成最終貿易協定,所以買家等著買美國大豆。此外,非洲豬瘟爆發造成豆粕需求平平,所以采購巴西大豆也沒有商業上的好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而美國是其第二大供應國。不過去年7月初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的報復性關稅,導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下滑,中國買家轉而大量購進巴西大豆。不過近來中國采購巴西大豆的步伐已經放慢,因為中美貿易談判進展良好。
2月份的大豆進口量比1月份的進口量738萬噸減少40%,因為2月份正值春節長假,國內加工商的生產放慢。春節長假期間大豆進口通常下滑。
2019年前兩個月中國的大豆進口量為1183萬噸,同比減少15%。今年大豆進口下滑的原因在于非洲豬瘟的爆發造成生豬存欄量急劇減少,從而制約大豆飼料需求。
自2018年8月份以來,中國28個省已經報道發現111例非洲豬瘟。
盡管如此,周五中國農業部發布月報,將2018/19年度大豆進口預測數據從8365萬噸上調到8500萬噸。月報顯示,盡管非洲豬瘟造成豆粕需求減少,但是油菜籽進口可能減少,這將提振大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