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根廷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周三稱,本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預計達到4750萬噸,低于早先預測的5000萬噸,因為天氣干燥,國內政治局勢不穩,有利于大豆種植。
支持低稅率及自由市場的阿根廷總統馬克里可能不會在10月27日的大選中連任。而呼聲最高的Alberto Fernandez支持政府對經濟進行更多的干預。
農戶們預計Fernandez政府可能會提高谷物出口關稅,因此他們減少玉米種植面積,而愿意種植成本低廉的大豆,緩沖農業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
玉米播種工作從9月份開始,大豆播種工作從本月開始。西部農業產區天氣干燥,促使一些農戶不愿種玉米,而是等著10月下旬的降雨,再開始種植大豆。
交易所在一份報告中稱,如果天氣繼續干燥,不排除有更多的玉米耕地改種上大豆。因此未來幾個月可能繼續出現新的調整,從而影響最終播種規模。
交易所稱,降雨匱乏已經加劇玉米播種的不確定性。
干燥天氣也促使交易所將2019/20年度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下調7%,約為2000萬噸。大豆產量預計為5100萬噸。
阿根廷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小麥和大豆出口國,也是頭號的豆粕出口國。谷物出口關稅是政府的主要外匯來源,受經濟衰退影響,今年底阿根廷通脹率可能高達55%。
某大型谷物出口公司的官員稱,如果Fernandez上臺,大部分農產品的出口關稅都會上調,因為這是最簡單的創收方式。玉米播種面積將會減少,大豆播種面積可能提高幾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