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6日,“2019年新供需形勢下豆粕油脂購銷分析會”于廣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攜手廣州億永糧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會議旨在分析我國新供需背景下的農產品市場行情變化,共同探討油脂油料產業的市場和機遇,對2019年四季度豆粕油脂市場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讀,助力產業鏈參與者們把握市場機遇。由北京京糧油脂有限公司風控研發總監巴福靜做了《2019年豆粕市場走勢及購銷策略建議》主題演講。
首先,巴老師開門見山的指出:當前豆粕價格處于上漲周期內,目前這個周期離關鍵時點尚早,重點關注的不是節奏而是對方向的懷疑;近期異動頻現,市場熱度增加,戰場已經形成,模型上迫使我們對本輪上漲的目標從最初的3500左右,上調到3700以上;而需求方面,飼料需求不好,但卻是達到了產業鏈中最好的狀態,關注產業鏈中的利潤平衡問題。
緊接著,回顧2018年第四季度豆粕進入最為慘烈的階段,其原因不僅是自身面臨供大于需的狀態,而突發的非洲豬瘟導致兩個結果,直接的結果是需求大幅下降,間接的是導致了進口量和需求量的嚴重錯配。但期間的豆粕指數和豆粕主力合約二者走勢卻出現分化,豆粕指數未能突破3396高點,但M2001卻創出3539新高點。同時也回顧了豬瘟期間豬價走勢圖,并指出,豬價不好導致整體畜產品價格都不好,市場信心不足,有對豆粕價格產生集體壓制作用。而外圍市場方面,2018/19年度美豆庫存從最低的3.85億蒲上升到12月最高的9.55億蒲。典型的熊市調整節奏;同時,從大豆進口數據上豬瘟對需求影響沒有想象的大。
講到最近一次10月豆粕上漲的行情。她指出,10月份出現多個異動信號,第一個國慶節后豆粕持倉大增,9月30日持倉250萬手,5個交易日后增加到370萬手,而且有繼續增加的態勢。市場熱度增加;第二個則是10月USDA月度供需報告下調美豆單產,繼續降低美豆庫存。于是豆粕在10月21日終于創本年新高,但創新高后出現了下跌,是周期高點還是調整呢?巴老師講到,這是典型的牛市調整節奏,驗證了5月我們對牛市的預期。牛市如何走下去才是關注的重點,而不是總擔心轉折。外圍市場8月份后持倉發生了巨大變化,基金從凈空9萬多手,翻多到凈多6萬手,而且市場參與熱度也在增加。進口大豆貿易環節方面,2018年的中美外貿問題導致美豆銷售到中國急劇下降,從正常的3000萬噸下降到1500萬噸,10月份重啟中美談判以來,中美都表現出積極態度,中國采購美豆只剩下利潤問題,中國采購美豆目前數據上還沒有得到體現,一旦出現可能會導致目前美豆本已大幅下調的庫存繼續下調。但從國內進口情況來看,第三季度中國進口大豆總計2630萬噸,是歷史上季度次高年份,僅低于2017年第三季度的2660萬噸。第四季度進口多少才算多呢?按照目前跟蹤2500萬噸是難以達到的。大豆低庫存的同時,國內豆粕庫存同樣維持低位,且當前豆粕庫存偏低狀態仍有可能延續。
需求方面,下半年豬價進入狂飆模式,接連再創新高。高豬價的同時還帶動了雞蛋,肉雞的價格,另其都處于高景氣度時期。而未來半年,尤其明年年后生豬存欄仍將維持低位水平,對于豬價將形成有效支撐,意味著其它料型的需求同樣將獲得一定支撐。總得來說,即便是豬瘟情況下,中國對大豆的需求仍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疫情對對需求影響沒有想象的大。
最后,巴老師再次總結了一下個人觀點,當前豆粕價格處于上漲周期內,目前這個周期離關鍵時點尚早,重點關注的是節奏而不是對方向的懷疑。近期異動頻現,市場熱度增加,戰場已經形成,模型上迫使我們對本輪大周期的上漲目標從最初的3500左右,上調到37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