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南美天氣助力美豆高位運行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1-21
自去年12月中旬至今,美豆期貨價格持續反彈。市場人士表示,本輪反彈的最大動力源于南美干旱天氣對大豆供應端的影響。
據了解,自去年11月開始,巴西國內天氣便開始出現分化,中部及北部主產區降雨量偏多,其中馬托格羅索州、戈亞斯州降雨量顯著高于歷史平均水平,而南部主產區降雨量逐步減少,其中以巴拉那州及南里奧格蘭德州最為嚴重。建信期貨大豆分析師洪辰亮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根據USDA1月供需報告顯示,巴西大豆產量預估下調500萬噸,阿根廷下調300萬噸,巴拉圭下調150萬噸,三國共計下調950萬噸。因此,原本市場對南美大豆豐產的預期產生了動搖,同時也夯實了本輪反彈的基本面基礎。
“最近南美大豆產區迎來有利降雨,特別是前期偏干旱的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土壤墑情出現改善,市場對南美大豆產量預估略轉樂觀,美豆從1400美分/蒲式耳回落。不過,近兩個交易日,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和貨幣政策影響,國際大豆價格跟隨商品整體走強,但預計在南美大豆產量預估進一步下調前,1400美分/蒲式耳仍是美豆的重要阻力位。”中州期貨豆類分析師吳曉杰說。
據洪辰亮分析,美豆盤面在1400美分/蒲式耳遇到較強阻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降雨回暖,大豆產量仍存變數。根據多個天氣預測模型顯示,阿根廷本周已出現較大的降雨量,布宜諾斯艾利斯、圣達菲和科爾多瓦等主產區周度累計降雨量有望達到1.5—4英寸,且在未來第二周仍然有超過往年平均的雨量預報。巴西南部方面,本周前期干旱地區有小幅降雨,而在第二周雨量預計將會增大。此時的降雨對于大豆單產的恢復非常關鍵,同時也為盤面“降溫”。二是期貨價格已反映減產預期。根據USDA1月報告,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國的期末庫存預估為5568萬噸,三國大豆庫使比將降至17.6%。然而,作為對比,去年1月,三國庫使比為16.1%,并且在去年3月達到低點15.6%,彼時,在美國春播題材出現之前,美豆主力期貨合約價格高點在1460美分/蒲式耳,運行中軸約在1400美分/蒲式耳。由此來看,目前接近1400美分/蒲式耳的期貨價格已經涵蓋了大部分南美減產的預期,未來繼續向上需要更多減產題材的接力。
國內方面,記者了解到,近期隨著省儲入市收購,大豆收購價格由3元/斤上調至3.07元/斤,同時國儲在持續下調收購價后“意外”上調,且增加海倫直屬庫入市收購,給當前疲弱的市場帶來一絲利好。大豆期現價格也隨之止跌反彈,大豆期貨主力合約反彈200余點,現貨毛糧主流價格在2.95元/斤左右,凈糧價格在3元/斤以上。
據大豆天下分析師王艷茹介紹,元旦前后國儲不斷下調大豆收購價格,且多次舉行單向拍賣并下調拍賣底價,同時在進口替代及豆制品本身需求疲弱的前提下,春節之前大豆市場呈現旺季不旺局面。此外,國家還多次提出擴大大豆生產。2021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表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糧食面積,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確保2022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1月初,黑龍江省明確表示2022年增加大豆種植面積1000萬畝。1月中旬,農業農村部表示到2025年,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5000萬畝(折合大豆面積2500萬畝),擴大輪作規模,開發鹽堿地種大豆,力爭大豆播種面積在1.6億畝左右,產量在2300萬噸左右,推動提升大豆自給率等。“這一系列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及提高產量的政策讓市場對2022年大豆產量增加的預期擔憂明顯,制約國產大豆期現價格。因此,從去年12月末到今年1月中旬,大豆期貨主力合約2203不僅創出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且一直底部弱勢振蕩。”
王艷茹認為,春節前國產大豆期現市場將逐漸回暖,節后仍需重點關注國儲的收購動向,若節后國儲繼續收購,國產大豆期現價格或將延續節前的走勢。
上一篇 | Deral:巴西巴拉那州大豆收割率達到4%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1-20權威發布丨2021年山東經濟“成績單”出爐!生產總值83095.90億元,比上年增長8.3%
- 2022-01-20節前麥價高位偏強 警惕節后回落風險
- 2022-01-20受豬肉供給充足影響 雞肉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 2022-01-20喜報│熱烈祝賀北京科為博通過2022年度北京市第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
- 2022-01-20鄭商所與中糧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2022-01-19豆粕豆油:大雨導致品種分化 油漲粕跌
- 2022-01-192021年進口大麥市場盤點及2022年行情預測
- 2022-01-19虎年首喜!京飼協“三小虎”榮膺“專精特新”認定
- 2022-01-19生豬市場旺季不旺 節前半月價格下降6.3%
- 2022-01-18溫鐵軍:鄉村振興是應對全球化挑戰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