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分法”看國際農產品市場對國內的傳導影響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7-21
國際市場對國內的傳導影響,因品種而異,可按照貿易依存度高低,大概分為兩類來跟蹤。
據海關總署發布信息,今年上半年我國農產品進口7360.7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糧食進口2724.8億元,同比增長16.6%,而從數量看,上半年糧食進口7978萬噸,同比是小幅下降的。這表明,上半年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高位運行,導致我國糧食進口成本有所上升,對國內的傳導影響是客觀存在的。
從后期形勢看,盡管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已進入持續加息周期,世界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壓力在不斷加大,但受地緣沖突、自然災害、出口限制、供應鏈依然脆弱等因素影響,預計短期內國際糧價仍可能高位震蕩,對國內市場的傳導影響依然較大。
國際市場對國內的傳導影響,因品種而異,可大概分為兩類來跟蹤分析。
對于大豆、食用油、食糖等貿易依存高的農產品,直接抬高了進口成本。
1-5月,我國大豆、食用油、食糖、奶粉平均進口成本同比分別增約26%、60%、39%、26%,這將傳導推高飼料、食品等下游產品價格,帶來輸入型物價上漲壓力。
對稻谷、小麥、玉米等自給率高的農產品,主要是增強了國內漲價預期。
由于近兩年國際糧價漲得多、國內漲得少,內外價差不斷縮小乃至出現逆轉。今年6月進口大米、小麥、玉米到岸稅后價每斤比國內銷區價分別低0.18元、高0.45元、高0.13元,而去年同期分別為低0.31元、持平、低0.11元。
按照目前價格,國際小麥、玉米不僅進不來,而且國內下游加工產品還可能有出口動力,國內市場看漲的心理預期較強。如果后期國際糧價下行,這一預期也有可能松動。
來源:來源 時一平 農市微光2022
上一篇 | 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中國銷售13.6萬噸新季大豆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7-21【中糧視點】生豬:豬價空間換時間
- 2022-07-21關于進口巴西花生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
- 2022-07-21【宏觀】新一輪豬周期有哪些“新變化”?——《見微知著》第八篇(高瑞東)
- 2022-07-21北半球熱浪肆虐 后市玉米價格怎么走?
- 2022-07-20玉米:從“炙手可熱”到“燙手山芋”
- 2022-07-20重慶市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受邀參加國家核心種豬場育種創新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好種豬大會
- 2022-07-209月1日起啟用!農業農村部修訂《獸藥生產許可證》《獸藥經營許可證》《獸藥GMP證書》樣式
- 2022-07-20重磅!!!關于自薦、推薦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飼料原料分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候選單位、理事候選人的通知
- 2022-07-19升華校企戰略合作 融入龍江農業大事業丨大北農集團與東北農業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 2022-07-19中牧股份、普萊柯聯合增資!支持中普生物口蹄疫疫苗的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