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何時可以“以穩轉漲”?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8-09
步入8月,伴隨著之前兩個多月大豆市場低迷的形勢,國內現貨期貨價格的起起伏伏,大豆的“自我封閉”狀態依舊存在。不管期貨如何的大起大落,現貨大豆價格一直堅持一個字,那就是“穩”。
東北產區的“穩”中偏弱
據本網調研,截至目前黑龍江地區大豆新作整體長勢良好,大豆處于結莢期,僅個別地區有倒伏現象,但整體產量影響不大。預計后期未有大的自然災害影響,新豆豐產可期;吉林部分地區內澇嚴重,或對秋后新糧產量有小幅影響。吉林遼源市東豐縣官方已公布今年大豆生產者補貼500元/畝(1000平方米),折合5000元每坰;較往年提前了一個月發放,預計剩余地區補貼也將在近期公布。
近日來,東北主產區大豆價格穩中偏弱,基層余糧見底,貿易商手中的庫存也逐漸減少。伴隨著中儲糧、省儲大豆拍賣的不斷進行,也給現貨市場帶來一定補充。從7月份開始,截止到今日,中儲糧共計投放量達144120噸,成交64613噸,成交率約為45%;8月1日,黑龍江省儲大豆拍賣成交約2萬噸,起拍價分別為5600元/噸和5620元/噸。8月2日中儲糧的購銷雙向競拍,100%的成交率,而且均溢價成交。自此看出,目前基層糧食市場占有量在不斷減少,部分貿易商需要采購一定糧食來維系客戶關系。中儲糧拍賣價格一直未降,也間接的支撐著短期內大豆現貨市場的價格。但與此同時,主流市場上普通糧質的商品糧不斷受到來自拍賣的價格壓力,大部分貿易商提貨心態較弱,多數以消耗庫存為主,觀望后市為輔的姿態來迎接新糧上市。
而優質優價依然是東北主產區的主導力量,但糧源稀少,使得現階段的余糧顯得尤為珍貴。但這種情況只是一小部分群體,多數貿易商還是被今年動亂的行情趨勢影響,決定穩扎穩打。通過了解,部分貿易商選擇今年新糧的購銷方式也是,快收快銷,小利益,大貨量的模式。
南方地區的“成熟”“穩”種
南方地區,自7月末開始,湖北早熟豆陸續上市,填補了南方市場的部分空缺。今年開秤價為3.4-3.5元/斤,畝產在300斤以上。近日湖北地區天氣炎熱,加速水分降低。據了解,湖北天門地區早熟豆多數已被周邊貿易商預定,水分在14-15%的,蛋白含量45-46%外發價在3.8元/斤。湖北省孝感、黃岡等地也陸續開始當地的收割晾曬工作。新豆剛上市,其品質不穩定,預計過20-30天就會好轉。江蘇地區的高蛋白大豆余糧也逐漸減少,收糧困難一直困擾著當地的貿易商,余糧價格也一直保持高位。
當前南方地區天氣仍以高溫、潮濕悶熱為主,河南、安徽等地部分貿易商庫存積壓,大豆變質,發霉、發紅,致使多數貿易商去庫存意愿強烈。加上前不久南方各地陸續疫情蔓延,出貨困難,倉庫大豆積壓。待解封時,多數發霉、發紅豆子低價拋售。安徽地區部分貿易商發紅大豆外發裝車價僅以2.9-3元/斤售出。當前市場整體流通滯緩,需求寡淡,多數地區有價無市,貨不出戶。
進口大豆的“風”微浪“穩”
近日,中美關系緊張,受國際局勢困擾,進口大豆現階段銷售壓力較大。美國現貨大豆一直以來對于優良率、天氣的關注度尤為的高??v使美國大豆現貨、期貨價格漲跌互現,讓不少貿易商的內心猶如坐過山車般起伏,但整體來看,價格依舊維穩,且現階段市場整體處于淡季加深的狀態,需求量小,出貨速度慢,貿易商們的提貨積極性并不高漲。
未來的“穩”扎“穩”打
今年大豆需求較往年疲弱,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出貨受限,且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進口大豆廣泛銷售,抑制了國產大豆的用量。豆制品需求一直是現階段我們考慮的重點。當前市場蔬菜、水果產品依舊在市場占主導地位,這種階段式的封閉狀態還將持續下去。立秋之后,靜待天氣轉涼,步入9月,各地高校開學,豆制品需求增加,也將迎來新豆上市之前的一波小高潮。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大豆價格依舊保持著穩扎穩打的作風,筆者希望,隨著天氣轉涼,大豆市場可以打開一片新天地,不在“故步自封”,走出“舒適圈”的包圍,迎接新一輪的價格春天。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
上一篇 | CBOT豆粕下跌,因現貨需求不振
下一篇 | 8月8日因現貨需求不振 CBOT豆粕價格下跌
一周熱點
- 2022-08-18第八屆 "國際動物腸道生態與健康(中國)高端論壇"(第二輪通知)
- 2022-08-17關于召開第一屆生物飼料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的通知(第一輪)
- 2022-08-17玉米:去庫仍然在繼續 注意事件反彈
- 2022-08-16俄羅斯農業部調低小麥、大麥和玉米出口關稅
- 2022-08-15生豬價格一月漲超30% 下半年怎么走?
- 2022-08-158月USDA供需報告解讀及后期豆粕看法
- 2022-08-15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歐美玉米產量預期下降,飼糧價格上漲
- 2022-08-15農業農村部2022年8月中國玉米供需平衡分析
- 2022-08-122022年7月全國飼料生產形勢狀況分析
- 2022-08-11需求跟進不足 豬價看漲情緒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