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大豆產區(山東、安徽、河南)大豆種植面積有比較明顯的增加,其一,因各地給予種植大豆一定的補貼;其二,部分地區有常年種植大豆的習慣,種植大豆更為省工;其三,因上一年度各地氣候因素,部分爭地作物產量并不樂觀。
在東北產區,地方政府積極相應國家號召,各地超額完成大豆擴種成普遍現象,玉米面積出現較大幅度調減。各農場大豆種植面積也有較大幅度的調整。
2022年主產省份大豆官方種植面積如下:

黑龍江2022年大豆擴種1000萬畝至6850萬畝,面積同比增加17%;內蒙古2022年大豆擴種430萬畝至1770萬畝,面積同比增加32%;吉林省2022年大豆擴種85萬畝至464萬畝,面積同比增加22%,遼寧省:2022年大豆擴種10萬畝至166萬畝,面積同比增加6%;綜上,東北四省大豆面積增加1500余萬畝,同比增加近20%。
2022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預計1.49億畝,主要原因是東北產區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持續高于玉米且差距拉大,2022年黑龍江大豆生產者補貼為248元/畝,玉米生產者補貼為28元/畝;其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穩步推廣,在黃淮海產區2022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的地塊,大豆產量與普通地塊產量差異不大。其三,2021年大豆種植戶種植收益較為可觀,也吸引種植種植戶繼續種植大豆。
根據農業農村部編制的《“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5000萬畝(折合大豆面積2500萬畝),擴大輪作規模,開發鹽堿地種大豆,力爭大豆播種面積達到1.6億畝左右,產量達到2300萬噸左右,推動提升大豆自給率。在未來的大豆種植中,2022年或是比較好的推廣案例,2022年推廣大豆種植的方案或也值得借鑒。
來源:我的鋼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