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華南市場現貨成交價低至2960元/噸,但成交依舊難言樂觀。USDA報告公布后,連盤沖高資金紛紛離場,部分地區現貨再現拋售行情,豆粕市場是否利多初盡,再入寒冬?以下是筆者結合市場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豆粕現貨市場參考,截至4月1日,國內主要地區油廠平均報價在3077元/噸左右。其中山東地區3090元/噸,華東地區報3060元/噸,大連地區3180元/噸,天津地區3060元/噸,廣東地區3000元/噸。
USDA報告多空交織
周一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播種意向報告顯示,2025年美國大豆種植意向面積低于市場共識?;谵r戶調查的數據顯示,2025年美國農戶計劃播種8349.5萬英畝大豆,低于市場分析師預期8376.2萬英畝和去年的種植面積8705萬英畝,同時也低于前期USDA展望會議所預估的8400萬英畝,報告種植面積下調略超預期,因此為小幅利多。但大豆季度庫存為19.1億蒲式耳,同比增加4%。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9.01億蒲,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8.45億蒲,因此庫存數據小幅利空。雖然這兩份報告暫時并未導致市場劇烈波動,但是仍然會對未來的行情產生潛在影響。若后續遭遇天氣問題,導致單產預期下調,仍有可能扭轉行情走勢。
特朗普對等關稅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在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并稱征收的對等關稅將覆蓋所有國家。暫且不說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作為美國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國,中國或將成為關稅重點目標。對豆粕而言,若如預期加稅,美豆進口成本將會繼續增長,即使增加南美大豆進口比例,也會導致貼水溢價推高成本。但特朗普關稅政策具有不確定性,若后續關稅談判有所進展,或能緩和緊張局勢,國內將持續優化進口結構,美豆進口量或能回升。
國內供需仍存變數
前期市場多因二季度供應充足預期減少現貨購買量,以庫存去庫為主,豆粕庫存大多處于偏低水平。但目前工廠開機率仍處低位,甚至不足30%,華北地區已經出現因工廠開單少而挺價的現象。不過,因山東地區價格較低,部分山東沿海地區豆粕流入華北市場,或能避免華北地區現貨價格的過度上漲。需要注意的是,2~3月市場的供需錯配只是提前透支了3月的需求,并不意味著國內整體養殖需求的大幅下滑,疊加部分貿易商低價投放空單導致市場呈現供強需弱的現象,后續成交情況或能逐步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豆粕行情整體來看仍以偏弱為主。雖然市場預計中下旬大豆或能集中到廠,但該預期存在不確定性,工廠仍有推遲開機的可能。同時臨近清明假期,下游多逢低剛需補庫,成交好轉或對現貨價格產生一定支撐。因此盡管價格反彈缺少助力,也不可過分看空,維持剛需仍較重要。筆者思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各位讀者需結合自身及周邊市場情況酌情參考。欲了解多油粕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臺(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