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巴西大豆種植的不斷推進,以及美豆集中到港時間的臨近,前期利多因素逐步弱化。但短期國內大豆供應問題很難根本性解決,強基差將限制豆粕1月合約價格的調整空間。
巴西大豆種植不確定性以及美豆出口遲滯是前期支撐豆類價格上漲的兩大主因。但隨著巴西大豆種植的不斷推進,以及美豆集中到港時間的臨近,利多因素呈現逐步弱化趨勢,豆粕價格在缺乏持續(xù)利多驅動下開始回落。但國內供應問題仍未解決,導致豆粕現貨基差依然強勢,考慮到1月合約距交割月較近,期現價格回歸將限制其調整空間。
巴西大豆種植基本順利
巴西農業(yè)部下屬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報告顯示,截至11月19日,巴西大豆播種率為75.9%,低于去年同期的85.7%,其中6.2%進入開花期,0.6%進入灌漿期。從種植跟蹤情況看,除戈亞斯州南部地區(qū)因降雨不足導致進度較慢外,其他地區(qū)大豆整體種植表現良好,其中作為“大豆糧倉”的四大州以及巴拉那州大豆作物生長良好,馬托格羅索州地區(qū)的降雨也促進了當地處于關鍵期的大部分大豆作物生長,尤其是緩解了西部和中北部的缺水風險。雖然因前期冰雹破壞,馬托格羅索州部分地區(qū)大豆重新種植,但目前種植基本完成,作物狀況也良好。預計到11月底,巴西大豆種植將逐步進入尾聲,當前種植情況基本順利,未來一周降雨無礙,種植區(qū)天氣升水炒作的邊際利多作用下降。
阿根廷可能恢復外匯支持政策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發(fā)布的周度報告顯示,截至11月16日,2022/2023年度阿根廷大豆種植進度為12%,低于去年同期的16%。但因拉尼娜氣候影響,阿根廷農戶更愿意將玉米耕地轉播更為耐旱的大豆,2022/2023年度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為1670萬公頃,比上年度的1630萬公頃提高40萬公頃,新年度的產量預估較好。
此外,阿根廷政府消息稱,該國正在考慮恢復大豆特別匯率,以促進大豆出口創(chuàng)匯。更有外媒消息稱其最快將于本周宣布激勵計劃,鼓勵農民出售2021/2022年度剩余的大豆庫存。新的“大豆美元”計劃將允許大豆銷售獲得的美元以220—230比索/美元的匯率兌換比索,該計劃最快將于12月1日啟動。
今年9月5—30日,阿根廷政府曾以200比索/美元的特別優(yōu)惠匯率,直接推動阿根廷農戶9月份共計售出1390萬噸大豆,相當于全國產量的31.5%。若該外匯支持政策恢復,則有利于增加全球大豆市場供應,緩解美豆出口問題。
國內供應依然偏緊
受拉尼娜氣候影響,預計密西西比河問題今年冬天難以得到根本性解決,而美豆近期出口量的回落將繼續(xù)影響對外供應預期。截至2022年11月17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232.9082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251.6355萬噸。2022/2023年度美豆出口檢驗總量累計為1712.83萬噸,同比下降10.5%。國內12月大豆到港量可能不及預期。
從中國糧油商務網的統(tǒng)計數據看,11月國內大豆到港預報量僅766.5萬噸,意味著11月大豆進口量同比將下滑100萬噸左右。截至11月22日,國內大豆實際到港539.05萬噸,預計本月最后一周大豆進口供應增量有限,豆粕現貨供應緊張局面短期仍難改變,強基差現實支撐豆粕近月期貨價格。截至11月22日,江蘇地區(qū)出廠價格有所松動,出廠價和豆粕1月合約基差875元/噸,現貨基差依然高達1600元/噸。由于1月合約已臨近交割月,高基差下期現價格回歸將限制豆粕1月合約價格下調空間。
綜上,雖然兩大利多因素有逐步弱化趨勢,但短期國內大豆供應問題很難得到根本性解
決,強基差將限制豆粕1月合約價格的調整空間。
來源:中輝期貨
來源:中輝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