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黃慶生:實施養殖業節糧行動,挖掘飼料糧減量潛力


來源: 博亞和訊   作者:    時間: 2025-03-27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低蛋白日糧、玉米豆粕減量替代,以及養殖業節糧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這個過程中,政策扶持、科技創新、典型企業引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飼料行業發展有哪些特點,飼料原料保障過程中有哪些創新機遇,備受業內外關注。 

2025年3月27日,由中國畜牧獸醫學會舉辦的“中國氨基酸與飼料原料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飼料飼草處黃慶生處長在研討會上做題為《我國飼料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的報告,深入解讀養殖業節糧行動的目標、任務及保障措施。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飼料飼草處黃慶生處長  

飼料糧減量潛力空間大 

2024年我國飼料工業飼料總產量31503.1萬噸,同比下降2.1%,反芻動物飼料產量大幅下滑,豬、水產飼料下降明顯,蛋禽飼料小幅下降,肉禽飼料增加,寵物飼料增速較高。飼料添加劑總產量1611.4萬噸,同比增長7.0%,氨基酸類產品大幅增長,同比增幅為21.7%,維生素類、礦物元素類、酶制劑、微生物制劑等產品均不同程度下滑。飼料原料采購均價同比下降16.5%,尤其是蛋白原料采購價格同比下降20%左右,飼料產品出廠價格下降幅度8.3%,低于原料采購降幅,盈利水平有所提升。  2024年養殖業飼料消耗量約4.7億噸,同比下降3.1%,其中,玉米、魚粉用量增長,豆粕用量小幅增加,小麥、稻谷明顯減少,大麥、高粱大幅增加。進口來源的原料飼料消耗量下降幅度大,同比降幅5.7%,其中,玉米、木薯大幅減少,小麥、稻谷降幅明顯,魚粉明顯增加,大麥、高粱大幅增加,豆粕小幅增加。 根據飼料原料中氨基酸含量情況測算,2024年飼料中蛋白水平小幅提高0.16個百分點,蛋白總量減少177萬噸。氨基酸含量提高0.06個百分點,總量下降61萬噸,其中,亮氨酸、纈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減量較多。 2024年養殖動物產品供給總量同比增長0.2%,人均表觀消費量增加1公斤(194公斤/人/年)。增量主要由國內生產提供,進口產品供給下降3.4%。到2030年,預計養殖動物產品需求還將增加1000萬噸,豬肉供給量可能保持平穩,禽肉、牛羊肉、水產和牛奶還有一定增長空間。按照當前料肉比和配方中飼料糧消耗水平,不采取措施的情況下,預計2030年將新增飼料需求2089萬噸,飼料糧需求增加1272萬噸(占當前糧食產量的1.8%)。 如采取“提效”“開源”“優化結構”措施,養殖動物產品產量同樣增加1000萬噸的基礎上,2030年飼料需求有望在2024年的基礎上減少870萬噸,通過其它非糧資源的替代和技術措施,飼料糧有5470萬噸的減量潛力(占當前糧食產量的7.9%)。 

凝聚共識,實施養殖業節糧行動   

2024年底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關于實施養殖業節糧行動的意見》,總體行動目標,一是聚焦提升養殖業的飼料轉化率、資源利用率和總體產出效率;二是統籌推進提效節糧、開源節糧、優化結構節糧;三是強化科技支撐、標準引領、典型帶動和服務指導;四是加快構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的養殖生產體系。 在畜禽水產品總產量穩步增長基礎上,標準化規模養殖方式的每公斤動物產品平均飼料消耗量比2023年7%以上。提升微生物蛋白飼料、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產品、農副資源飼料化產品、昆蟲蛋白飼料、動物源蛋白飼料等非糧飼料產品產能;增加優質飼草產品產量。建成一批適度規模、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智慧管理的家庭農場或標準化養殖場。全國養殖業消耗的飼料中糧食用量占比明顯下降。具體而言,有五項重點任務。 

一、大力推廣養殖提效節糧技術。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加快推廣精準飼料配方技術體系,構建動物動態營養需要模型,推廣應用低蛋白多元化飼料標準及生產技術規范。二是開展動物精準飼養管理技術產品集成應用,推廣應用綠色高效飼料添加劑應用技術,抗應激營養調控技術,飼料與營養精準適配技術集成與推廣,小品種氨基酸和酶制劑等產品創制。三是加快推行數智化飼喂決策和飼料配方軟件系統,建立智能決策模型,推進飼料加工設備核心部件自主創制。四是推進智能化標準化養殖設施裝備集成配套,推廣應用精細化階段飼養管理工藝,智能化精準飼喂成套設施設備,畜禽立體養殖和水產工廠化循環水養殖。 

二、充分挖掘利用非糧飼料資源。包括一是開展地源性特色飼料資源調查評估,開展全國性飼料資源調查摸底,建立基礎參數數據庫。二是積極發展非糧飼料資源提效加工利用,支持發酵飼料推廣應用,有序開展發酵飼料產品生產許可,研發集成地源性飼料資源發酵酶解技術,推動微生物菌體蛋白飼料化開發利用。三是加快推廣高效資源轉化型飼料原料,支持一碳氣體合成菌體蛋白擴大產能,擴大新蛋白資源飼料化利用試點,推廣非蛋白氮飼料化利用,探索昆蟲蛋白、藻類蛋白飼料化途徑。四是增補開發潛力較大的新飼料原料,修訂發布《飼料原料目錄》,制定發酵飼料管理規定,適時增補新飼用資源。 

三、加快發展優質飼草生產。一是提升飼草良種供給能力,支持飼草新種源創制和優質高產抗逆新品種培育,支持草品種區域試驗點和制種基地建設。二是加快發展人工種草,支持合理利用耕地種草、糧飼輪作,實施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項目,支持天然草原發展人工種草。三是積極拓展飼草發展空間,支持利用中重度鹽堿地發展飼草種植,推廣種草改鹽為主的鹽堿地治理利用模式。四是推動飼草全產業鏈發展,分區域集成推廣飼草高效生產技術體系,積極發展便于商品化流通的飼草產品,推廣“牧繁農育”“暖季適度放牧、冷季舍飼半舍飼”等生產模式。 

四、引導優化養殖品種結構。一是持續調整優化生豬產能,把住能繁母豬存欄量“總開關”,完善生豬產能監測和預警體系。二是大力發展節糧型高效肉禽生產,推廣適度營養水平、最優轉化效率的精準飼料配方技術,積極引導禽肉消費。三是促進牛羊產業穩定發展,落實肉牛奶牛產業紓困政策措施,規范復原乳使用和標簽標識,開展奶業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試點。四是加快發展設施漁業,推進傳統養殖池塘標準化、智能化改造,推廣池塘工程化循環水、工廠化循環水、室內魚菜共生等設施養殖模式。 

五、持續開展技術集成創新與推廣。一是加快飼料飼草領域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養殖業節糧減排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推動設立飼料飼草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二是強化節糧養殖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研發,支持養殖全環節核心技術和設施裝備攻關研發,加快智能生產性能測定、全基因組選擇、分子設計育種等新技術研發應用。三是大力培育推廣節糧型優良新品種,支持培育飼料轉化率高、節糧性能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畜禽水產新品種(配套系),加快培育推廣高蛋白玉米等飼用作物品種,加快良繁體系建設。四是加強動物疾病防治技術集成推廣,擴大疫病凈化場范圍,集成推廣牛羊傳染病、寄生蟲病防控技術,加快多聯多價疫苗研發應用,實施養殖規范用藥專項整治提升行動。 針對上述行動目標和重點任務,農業農村部成立養殖業節糧行動領導小組,下設專家指導組、政策協調組、推廣培訓組、新產品評價組等4個工作組;各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建立落實工作機制。各省級飼料管理部門建立低蛋白飼料配方必需的小品種氨基酸、酶制劑等產品生產許可審批快速通道;做好新資源飼料化利用試點跟蹤監管;出臺人工種草支持政策落實舉措。各有關產業技術體系、科研教學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組織舉辦多種形式的論壇、培訓、交流等活動,有序開展新產品、新技術、好案例等評選推介。 

加快完善審批制度,激發市場活力  

一、完善制度性保障措施。一是持續優化飼料獸藥審批制度。修訂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新產品評價技術指南;優化生物技術創制產品的安全性評價程序;優化動物疫苗用菌(毒)種變更備案審查程序。二是建立重點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落實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新產品咨詢服務機制;對小品種氨基酸和酶制劑等重點產品主動跟進服務;建立重點產品生產許可審批快速通道。三是完善飼料新產品評價監測制度。制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試驗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建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新產品跟蹤監測制度;明確監測期滿后新產品的管理要求和質量標準規定。 以發酵生產氨基酸的新飼料添加劑產品證書申報為例,企業需要申請轉基因安全證書;之后通過菌株安全性評價和產品試驗評價,對氨基酸產品試驗評價來說,其中毒理學安全性、靶動物耐受性、代謝和殘留、靶動物有效性等試驗評價均可免除,用文獻資料綜述證明即可。經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初審、質量復核檢測、終審,核發飼料添加劑新產品證書,例如:異亮氨酸(產自***菌種號)。 

二、加強典型引領和服務指導。一是總結推介養殖業節糧典型案例。包括資源與規模適配的高效智慧養殖案例;現代飼草產業高效發展案例;優質高效非糧飼料資源發掘利用案例等。二是深入開展先進適用技術培訓指導。包括養殖業節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應用示范;成立養殖業提質節本增效技術服務團;鼓勵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面向中小養殖場戶服務等。 

來源:博亞和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