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拉尼娜氣象帶來的極端天氣嚴重影響了全球的農作物種植。自去年11月份以來,阿根廷大豆種植也顯著受到干旱天氣的負面影響,阿根廷作為全球大豆的主產國之一,其大豆的產量在全球大豆價格的影響因素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來看,天氣是阿根廷大豆種植和產量的主要影響因素。截至本周,雖然阿根廷地區迎來了部分降水,但是干旱對其目前大豆產生的影響已然比較明顯。同時根據美國氣象局的報告與布宜諾斯艾利斯交易所的公告顯示,拉尼娜現象有望在1-3月份出現緩和,4月份出現顯著改善。未來的降水或難以解決現存的產量下降預期,國際大豆的價格在短期有望出現反彈。
一、阿根廷大豆種植受干旱天氣影響明顯
去年進入12月份,阿根廷降雨稀少,氣溫較高,加大大豆的播種壓力。也正因此,大豆播種開局較晚,種植進度落后于往年同期。但是天氣情況在大豆的播種和生長期間并未出現非常顯著的改變,干旱情況依然反復發生,大豆生長狀況引發產量擔憂。最新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的周報稱,截至2023年1月4日的一周,阿根廷2022/23年度大豆種植進度達到81.8%,高于一周前的72.2%,比去年同期低了5%。另外從阿根廷整個種植進程來看,今年阿根廷的大豆播種率是遠不及去年以及5年均值水平的,干旱天氣對阿根廷的大豆種植造成了顯著的影響。
根據美國氣象局(NOAA)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熱帶太平洋的海綿溫度仍然在拉尼娜范圍之內,相較于2022年11月的長期平均氣溫低約0.9攝氏度,但是這一數值正在逐漸變大,表明氣溫有所上升,這也是南美天氣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
二、拉尼娜現象有望在今年四月份結束
而拉尼娜所帶來的極端天氣預計在今年一季度逐漸轉弱,4月份更是存在拉尼娜消失的可能。根據美國氣象局(NOAA)在12月7日的報告內容可以看出,拉尼娜將持續到冬季,且1月至3月期間拉尼娜現象和ENSO中性的可能性相等。2023年2月至4月,ENSO中性的可能性為71%。也就是說,根據NOAA的統計模型顯示,拉尼娜有較大的概率在4月份結束,并且在這過程中,拉尼娜所帶來的影響存在逐步趨弱的預期?!?/p>
同時,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報告顯示,隨著拉尼娜氣候現象結束,阿根廷農作物地帶預計即將在1月末至3月份迎來越來越正常的降雨。雖然天氣在未來有著趨好的預期,但是接下來的USDA在1月份對南美大豆的炒作預期將轉變為基本面現實。
三、USDA的1月份供需報告或成為國際大豆價格的主要驅動點
從美國農業部公布的12月份供需平衡表來看,對于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產量并沒有作出調整。USDA在12月9日的供需報告中預測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4950萬噸,和11月預測持平,巴西大豆的產量為1.52億噸,同樣與12月份持平。并且從阿根廷的庫存以及消費的情況來看,阿根廷的庫消比值去年為47.22%,目前為51.06%,雖然較去年有所增加,但是仍然處于近五年的較低位置,整體庫存邊際改善情況有限。
而從對阿根廷天氣情況的持續觀察來看,其國內的大豆種植和未來的產量或已受到明顯的干擾,并且產量存在下滑的可能,布宜諾斯艾利斯交易所預計大豆產量為4800萬噸,高于2021/22年度的4330萬噸。那么對于即將公布的USDA的1月份的月度報告,阿根廷的產量調整或成為大豆價格的短期錨點。長期來看,巴西由于天氣改善情況較好,預計產量變化有限,仍然在1.52億噸左右。南美大豆的豐產已基本落實,但短期若阿根廷減產超出預期,大豆的價格短期或將出現反彈。